七夕节中寻找文化振兴动能

2018-08-17 09:05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七夕节中寻找文化振兴动能

  又到七夕节。提起七夕,人们就会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承载的美好爱情。一条银河横贯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织女星,银河对岸,织女星的东南方向,有一大两小一字排开的三颗星,中间那颗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传说中,那是牛郎用扁担、箩筐挑着两个孩子,到银河边与织女赴鹊桥会的情景。

  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男子勤劳、女子心灵手巧十分重要。牛郎星、织女星就是这两个典型意象的代表和化身,一个是耕作的劳模,一个是纺织、女红的明星。特别是织女星,更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巧娘娘”。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未出嫁的姑娘都会参与隆重的乞巧祭祀活动。星空之下,人们搭起供桌,摆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对着明亮的星星和皎洁的银河默默地向织女祈祷。坐巧、迎巧、祭巧、拜巧……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民间歌谣,传唱着千年不变的期盼。乞巧,表达的是民众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仰,是对劳动技能的崇拜,包含着我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意义。

  所以,七夕节不仅是“爱情节”,也是“拜师节”“爱技能节”。七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至今我国很多地方仍保留着“走鹊桥”“摆巧果”“拜七娘”“赛巧会”“赶巧集”等传统民俗。如甘肃西和、浙江温岭、山东沂源、山西和顺、湖北郧西、广州天河等七夕文化丰富的地方,每年都举办不同主题、特色的七夕文化节庆活动。今年甘肃陇南第十届乞巧节,主题就是“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

  陇南市把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脱贫攻坚、城乡建设、旅游发展、电子商务、劳务输转、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乞巧文化已成为推进精准脱贫、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陇南西和乞巧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七夕”民俗活动之一。它是集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活跃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的群众有50多万。

  距离西和县城不到10公里的姜席镇,有6个村落就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晚霞湖周边,因为该地的乞巧民俗活动保留较为完整,当地政府将其打造成乞巧民俗村。姜尧村是其中之一,随着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传习所、乞巧人家、乞巧坊等众多乞巧元素入驻姜尧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蝶变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16岁的姚会琴从小在晚霞湖旁长大,听着“牛郎织女”的传说,知道乡亲们口中的“巧娘娘”便是天上的“织女星”。她与同龄的任佳佳等姑娘,今年参演了当地一台大型原生态情景歌舞,将长达七天的乞巧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

  西和县乞巧民俗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促进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这里家家户户都是乞巧人家,随处可感受领略原生态的乞巧民俗文化。湖边有自行车租赁点、农家乐,七夕前后前往该地,租辆自行车来一场环湖行,走在路上便能看到走街串巷拜巧的乞巧队,姑娘清脆的歌声在耳边萦绕。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由未嫁姑娘参与的民俗活动,近几年当地妇女也开始参与,将其当做一场盛大的节日生活,成了当地旅游的一张名片。据西和县旅游局统计,去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

  “巧嫂”“巧妹”巧致富。“巧”是姑娘们对人生的憧憬,“巧”也成为西和人改变命运的法宝。近年来,西和县以绣花枕头、鞋垫、荷包、吊饰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刺绣产品由妇女“赠品”转为妇女增收的“商品”。该县组建成立了乞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刺绣女红为主、剪纸书画为辅,策划研发了“乞巧坊”十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在全县100多个村成立了“乞巧坊”刺绣协会;建成了“乞巧坊”文化旅游产品电商旗舰店;建成100多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带动乡村女性就业近万人。

  该县还把发展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实施妇女发展项目带动工程;突出“互联网+”“文化+”,扶持培养了一大批女书法家、女艺人、女电商、女个体户等。

  西和打造出“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数万乞巧儿女走出大山,活跃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劳务市场。

  七夕,这个源自传统农耕文明的浪漫色彩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延展出更多的功能。传续文化基因,保护文化根脉,彰显文化自信,七夕文化、乞巧女儿节由曾经的乡村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不断注入新时代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妇女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渠道日趋多元,“巧”的外延和形式更加丰富。乡村振兴中,女性慧巧的双手正编织着更多绚彩画卷、锦绣篇章!

  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看重人格人品而非权势财富的婚恋观,也将启迪并激励当代乡村青年抵拒不良风气的影响,追求纯洁美好爱情,共建幸福和美家庭,推进乡风文明。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