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达42家 专家认为如何“退得稳”需重点关注

2022-05-05 08:44 来源:证券日报网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结束,今年退市公司集中浮现。《证券日报》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5月4日,今年以来,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公司合计42家(含已经被交易所退市、收到交易所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和自曝触及退市指标公司),是过去三年的总和。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退市公司数量增长,说明应退尽退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和落实,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进一步发挥,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39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根据退市新规要求,第一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股票简称前增加*ST,第二年各项财务类指标交叉适用,*ST公司触及任一指标则会直接退市。

   据记者梳理,从上述42家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公司中来看,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有39家。其中,17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财务类组合指标,28家触及非标审计报告指标,11家触及净资产为负指标(备注:部分公司同时触及2项至3项退市指标),*ST济堂、*ST环球和*ST邦讯3家公司未在4月30日前发布年报。此外,还有3家公司触及其他退市指标,*ST新亿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ST艾格为交易类强制退市,*ST德奥则是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失败。

   “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的组合类财务指标,旨在精准刻画“僵尸企业”和“壳公司”,触及此类退市指标的公司,本身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上述17家触及该指标的公司,成为出清对象。

   此外,审计报告本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若审计师都无法表示意见或出具否定意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真实情况可能相差甚远。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为切实督促审计机构执行好退市新规,今年年报披露前,上交所一方面多次约谈高风险公司和审计机构,并向审计机构发出多份审计风险提示函;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审计机构系列专题培训、发布会计监管动态等形式,多途径帮助审计机构准确全面理解收入扣除政策要点和执行要求。

   “退市数量的增加,说明退市制度得到严格执行,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完善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注册制改革效果的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尹中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发展的角度看,让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退市,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体现。”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措施较多,且收效良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将逐渐走向市场化、常态化、法治化。

   但尹中立也表示,从目前来看,退市数量虽然与成熟市场仍有差距,但是,制度改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循序渐进。

   “退得下”也要“退得稳”

   在严格执行退市新规的同时,退市公司监管规则也进一步完善。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沪深京交易所、新三板、中国结算发布《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顺畅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同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强化退市公司信披,完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加强投资者保护。

   市场人士认为,退市公司监管规则的发布,明确市场各方责任,解决退市公司挂牌难、耗时长的问题,提升了退市效率,同时强化退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完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随着配套制度的完善,常态化退市加速实现,构建“有进有出、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奠定基础。

   目前,A股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大多是中小投资者,在“退得下”的同时也要“退得稳”。

   “在大力执行退市制度的同时,需要同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尹中立表示,投资者保护方面主要是法律救济,如持续完善集体诉讼等制度规则,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陈雳认为,在完善退市制度的过程中,需同步探索完善投资者的补偿机制,对退市公司投资者的权益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证券法设专章制定投资者保护制度,并且创设了我国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但是投保机构的公益性意味着无法从诉讼中获得额外经济利益,可能会使得胜诉动力不足;其次,我国目前仅有两家投保机构,无法满足所有中小投资者的诉讼需求,如何发挥特别代表人诉讼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此外,部分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后,股价却出现异常波动,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4月20日,上交所对拉抬退市新亿股价的个别投资者采取连续暂停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

   “投资者进行自我保护也很重要。中小投资者一定要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不要炒小炒差炒新。”尹中立表示。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