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偏好大转向 平安基金等多家公司二季度份额大幅缩水

2019-07-16 14:0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7月16日讯(记者 张明江) A股投资者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在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占比从72%下降至52%,而相应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至48%。

  公募基金行业的感受则更加直观,2015年后的几年中,机构委外资金逐渐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主要资金来源,在偏股型基金整体规模持续萎缩的同时,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众多银证保系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规模快速成长的利器。

  但今年以来资金偏好明显转向,ETF成为机构资金专宠,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在今年二季度被冷落,不少基金公司二季度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其中易方达基金、平安基金、兴业基金等多家公司旗下货币基金规模缩水尤为明显。

  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涌入非货币ETF基金

  去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投资者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的需求提升,加之海内外长期资金及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入市场,非货币ETF产品以其风险收益特征鲜明、交易便捷、运作透明、成本低廉的优势日益获得认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

  在业内人士看来,非货币类ETF的持续爆发,与市场行情和投资理念日趋成熟有较大关系。一方面在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ETF的配置价值,借道ETF产品入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公募市场不断完善和投资者对指数基金认可度提升,基金公司对被动投资型产品的布局也在积极展开。

  多重因素推动下,机构资金开始转向非货币ETF基金,规模自去年下半年持续被推高。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仅今年二季度非货币ETF基金及联接基金份额增加424.15亿份,上半年份额合计增加超600亿份。截至二季度末,市面上ETF数量已经增至193只,较年初增加23只,份额合计3853.39亿份。

  数据显示,多只ETF基金在上半年快速实现了规模翻倍。其中备受资金追捧的南方中证500ETF资产规模在二季度末一度超过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易方达中证500ETF、申万菱信上证50ETF等9只ETF二季度份额均实现翻番,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二季度份额增长七倍之多,另外,多达23只ETF联接基金二季度同样份额翻倍,华夏中证500ETF联接C、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美元C、嘉实沪深300(160706)ETF联接(LOF)C三只基金二季度份额增长均在10倍以上。

  固收类基金二季度份额“失血”严重

  东边日出西边雨。货币基金则正处在史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数据显示,货币基金份额已从一季度末的8.59万亿份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7.72万亿份,份额缩水超0.87万亿份,份额缩水超10%。此外,货币基金份额占比也从一季度末的63.86%降至二季度末的59.65%。

  详细数据显示,仅6月份一个月货币基金份额便减少0.79万亿份,而6月份正是股市持续震荡反弹期,大量资金转战ETF博取反弹收益,此消彼长之下,货币基金“失血”严重。

  不过,货币基金规模缩水的主因还是收益不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23.91%,混合型基金平均涨幅17.78%,QDII基金整体平均涨幅12.13%, FOF上半年平均涨幅8.28%,债券基金平均涨幅2.71%,而货币基金今年上半年整体涨幅仅1.28%,二季度平均涨幅仅0.60%,货币基金整体持续下滑,且毫无起色。

  多为业内人士分析,货币政策处在较为宽松阶段短时间大概率不会变化,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货币基金收益或维持现状甚至持续下滑。

  平安基金等多家公司规模大幅缩水 稳规模公募基金还须“调结构”

  货币基金所扮演的“角色”对大型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和新成立基金公司并不相同。对于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来说,货币基金所扮演的是规模“安全垫”的角色。而对于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和新成立基金公司来说,搭建成熟的投研体系需要的时间过长,迅速做大规模、越过基金公司“温饱线”只有依赖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其中以银证保股东背景基金公司最具代表性。

  而在机构委外资金持续追求固定收益类基金的时期,此类基金公司往往能够快速成长并创造一个又一个规模“神话”,但多数此类基金公司的投研体系搭建、产品线设置却远远滞后于规模增长。而一旦资金偏好转向,投研不成熟、产品线单一等问题将集中爆发,快速生长和“野蛮生长”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数据显示,二季度包括资管机构在内的135家基金公司中有70家公司份额缩水,占比超半数。这其中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份额缩水对公司影响不大,旗下成熟的投研体力、渠道依然能够保证公司在其他产品线上有所表现,而过去数年来过度依赖机构资金的基金公司则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数据显示,二季度有17家基金公司规模缩水超100亿元,在非货币类ETF份额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各家基金公司规模缩水主要源自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对于规模排名前十的大型基金公司来说,单季度规模增减百亿在其数千亿总规模面前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对于严重依赖机构委外资金的基金公司来说,旗下货币基金严重缩水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数据显示,二季度份额缩水超百亿份的基金公司中,平安基金尤其具有代表性。过去数年来依靠对接机构委外资金,平安基金旗下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公司总管理规模从2016年二季度末的不足500亿元一路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041.71亿元,不足3年时间规模增长6倍之多。其中货币基金份额从2016年二季度末的137.18亿份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115.71亿份,债券基金份额从2016年二季度末的2.90亿份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45.10亿份。此外,自2016年三季度后,平安基金旗下基金份额已实现连续11个季度正增长。

  但随着机构资金偏好转向,平安基金旗下基金份额持续增长势头戛然而止。数据显示,平安基金旗下基金份额二季度缩水291.99亿份,缩水幅度9.89%,一个季度份额缩水近十分之一。其中债券基金份额减少162.78亿份,货币基金份额减少135.31亿份。

  另一家银行系基金兴业基金情况与平安基金类似,不过兴业基金份额增减更加频繁。数据显示,兴业基金二季度旗下基金份额减少102.05亿份,减少幅度5.72%,其中货币基金份额减少209.77亿份。

  另据数据显示,平安基金和兴业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份额分别已达45.61亿份、16.53亿份,其中兴业基金旗下兴业上证红利(510880)低波动ETF一只份额便高达15.92亿份,该基金成立于ETF持续火热的今年4月份,但其另一只成立于去年三季度的指数基金兴业中证国有企业改革指数增强截至今年二季度份额仅余0.64亿份。不过该基金最大持有人依然为机构投资者,成立之初份额2.26亿份,一个季度后份额骤降至0.64亿份。

  可见,虽然不少新基金公司努力打造投研体系并且尝试丰富产品线,但过度依赖机构资金的现象却并未改变,一旦机构资金开始大规模辗转腾挪,长期依赖机构资金的公募基金必然面临规模大幅缩水、迷你基金沦为空壳基金等风险。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