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泛娱乐产业已由单体竞争转向了生态性竞争,产业生态日趋成熟,进入“下半场”,生态化运营特征显著,涌现了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三七互娱等为代表的泛娱乐产业生态化运营龙头企业——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互动娱乐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2018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向外界解读了当下泛娱乐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般认为,“泛娱乐”是文化内部各领域以及文化和其他领域之间的融合,特别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明星IP的粉丝经济。我国的泛娱乐产业则以文化为核、娱乐为表,通过精品IP衍生和技术创新驱动,不断提供创新性的文化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32%。我国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传统泛娱乐业态迎来精细化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方兴未艾,“玩法”更加多样,泛娱乐内部各业态之间深度融通、泛娱乐产业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不仅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颇受关注的商业模式,更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实体经济振兴的新推手。
移动游戏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泛娱乐产业中的关键部分和核心业态,游戏产业已被视作IP的关键变现渠道,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会长鲁晓昆表示,游戏产业作为互动娱乐产业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领域,也是最强的领域之一,与电影、动漫、文学、影视一样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娱乐需求和情感体验,游戏产业持续走好也进一步带动了文化产业全面融合。
相关资料显示,眼下,中国游戏市场仍处于“两超多强”的格局,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在收入规模、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而盈利规模在十多亿的A股游戏公司则包括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巨人网络、昆仑万维等。
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发展,带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具体来看,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61.2亿元,份额继续增加,占57.0%;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48.6亿元,份额减少,占31.9%;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6.0亿元,份额大幅减少,占7.6%;家庭游戏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7亿元,份额有所增加,占0.7%。
显而易见,在整个游戏市场中,移动游戏依然占据霸主地位,且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移动游戏市场竞争已经演化为游戏作品、用户资源、知识产权、渠道等综合实力的竞争,而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移动游戏市场份额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持续上升,成为各大游戏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和主要营收增长点。
以游戏运营商、研发商三七互娱为例,该公司2017年净利润达16.55亿元,同比增长54.62%,排名A股游戏公司首位。而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手游业务的快速增长,传统优势游戏产品亦在持续贡献利润。其中,2017年三七互娱手游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手游产品流水表现良好。
打通泛娱乐体系内各板块流通
对很多游戏公司而言,虽然游戏业务营收依然保持超越行业的高增速,但他们仍在积极寻求泛娱乐转型,以求进一步丰富公司的盈利增长点,打造多元化生态布局,也只有打通泛娱乐体系内的各板块的流通,才能充分释放出文娱内容的价值。
三七互娱高级副总裁杨军表示,三七互娱现阶段的利润引擎依然是游戏业务,公司投资其他泛娱乐产业,既是为未来的业绩支撑多极化做铺垫,同时也是为眼下的游戏业务不断加固底盘。通过让IP和流量实现破壁,实现泛娱乐体系内的各板块之间流通。“眼下虽然资金注入的是泛娱乐板块,最终依然会反哺游戏板块,形成泛娱乐各细分领域‘一超多强’的业务格局。”
据了解,过去一年,三七互娱在文娱领域投资捷报频传,电影《无问西东》收获票房7.53亿、《南极之恋》上映5天票房破亿,2017年上映的科幻片《逆时营救》和悬疑片《破·局》同样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眼下,以精品IP为核心,以优质内容为驱动的泛娱乐生态已经起航,泛娱乐产业的各细分领域更是爆款频出,企业“一超多强”格局愈发明显,这已经成为引爆信息消费新导火索,正有力促进信息消费爆发式增长。(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