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共享单车退潮后共享手机涌现:陷阱还是馅饼仍未知

2017-11-24 07:41 来源:考消息网

原标题:港媒称共享单车退潮后共享手机涌现:陷阱还是馅饼仍未知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港媒称,内地共享单车潮退之际,共享手机平台“享换机”近日宣布完成1.1亿元人民币融资,期望把手机租赁业务迅速做大。但分析认为,共享手机行业需要“烧钱”占据市场,加上涉及信息安全及隐私,共享手机是馅饼还是陷阱仍是未知。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1月23日报道,共享行业再现大额融资,享换机近日完成1.1亿元天使轮和A轮融资。享换机CEO表示,融资将主要用来打造消费场景,在扩大销售渠道的同时提升消费体验。

  报道称,享换机网页显示共享的手机型号包括最新iPhone X;设分期租用,每天低至3元,有分析认为,这对于手上钱不多,又喜欢常常换款式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互联网时评人张书乐指出,共享手机与手机租赁服务相比换汤不换药,在当下手机更新迭代加速的环境下,多数共享手机平台是通过租赁来实现手机销售。同时,共享手机的消费群体都不明确,此外,通过手机租赁模式形成的庞大过气二手机堆积,这部分手机产品的处理也将是个难题。

  张书乐指出,在共享经济的泡沫热度下,共享手机如不加速融资、“烧钱”,发展前景将堪忧。

  同时,也有分析指出,如何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共享商家必须解决的。目前,共享手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报道称,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与共享手机一样需要确保融资,有指共享单车潮退,资本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各路平台席卷进去,但并不会对它们的未来负责。小蓝单车倒下了,和小蓝车一样处境尴尬的还有退不出押金的酷骑单车。而再之前的悟空、3Vbike等共享单车公司,都因单车被盗、资金紧张等原因停止运营。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如果不能拿到融资,基本很快就会被市场清理出局。

  资料图片:9月7日,几辆共享自行车停放在北京东三环辅道路边。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日媒称中国环保事业吸引力巨大:共享经济领域成投资热门

  参考消息网11月6日报道 日媒称,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等机构将在中国成立投资环保领域的基金,并将呼吁中国企业出资,计划2018年3月设立。最初以10亿美元左右规模成立,力争在5年时间内增加至20亿美元。中国将环保问题定位为最优先课题之一。亚开行等认为,中国环保业务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将从金融方面提供援助。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3日报道,将成立的基金名称是绿色金融促进基金。在出资额方面,在海外机构中,预计亚开行为5亿美元左右,而绿色气候基金为3亿至5亿美元。此外有传言称,德国政府下属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也将出资。亚开行计划呼吁中国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出资。

  报道称,作为投资对象之一设想的是,物流领域的共享业务。在中国,自行车等共享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将闲置卡车空间和小型货主联系起来的物流共享业务则正在兴起。

  此外,在中国西部的青海省等地不断发展的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也很有潜力。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更高,并且材料不使用硅板,导致环保污染的可能性也较小。此外,燃烧废材等生物质时的热利用业务也是候选对象。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等发布了推进环保金融的指导意见,随后中国的环保基金出现激增。2012年底仅为21支,但到2016年底增加至265支。据悉,与企业主导相比,地方政府主导的基金更多。

  报道称,新基金的目标是引起“鲶鱼效应”,推动企业资金积极投向环保领域。在环保相关领域,新增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运营初期的风险非常高,而在运营走上轨道后,投资风险也将下降。最初几年将由亚开行和绿色气候基金主要提供资金,之后改为运用基金内部的企业资金,意在让民营企业加入基金更加容易。

  报道称,由于环境破坏严重,中国加强了监管。自2017年起,中国政府要求废气等超出环保标准的工厂停工和关闭。有分析认为,政府计划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制定改善大气污染的时间表,北京的外交相关人士等很多观点认为,“今后监管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航拍植被良好的河北崇礼长城岭(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7-11-06 00:19:01)

  【延伸阅读】港媒关注内地推出共享快递盒:一年可省下46个“小兴安岭”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 港媒称,内地共享经济方兴未艾,共享单车、共享睡眠、共享雨伞等新事物层出不穷。“双11”快递高峰即将来临,但包装纸箱昂贵且不环保,有快递商瞄准其中商机,推出可重复使用的“共享快递盒”。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2016年内地快递业务量首度突破312亿件,背后所用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3。为备战今年“双11”,苏宁物流推出更加轻便、容易携带的“共享快递盒”,预计到2018年投入20万个,主要用于3C、母婴、快消易碎商品的自提、送货上门服务。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说,“如果电商行业都加入苏宁易购共享快递盒计划,集众人之力,一年可省下近46.3个小兴安岭的(树木)。”

  报道称,共享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胶箱,签收后,快递员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胶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仅需0.025元。

  报道称,除了快递盒,还有电商推出循环包装袋,这种包装袋以抽拉绳密封,包装袋由配送员回收,返回仓储再次打包使用。此外,还有电商启用绿色仓库,使用的都是免胶带的快递箱和100%可生物分解的快递袋,一些电商还将在“双11”期间在重点城市的提货点启动纸箱回收。

  报道表示,业内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绿色、环保、智慧是大势所趋,原纸价格上涨、舆论压力等都在逼迫快递企业采用更为绿色可循环的物流方式。

  共享快递盒。(《香港经济日报》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7-10-24 13:08:21)

  【延伸阅读】中国共享单车如何影响世界?英媒:汽油需求增长放缓

  参考消息网10月3日报道 英媒称,人们并非要追溯至依靠马匹出行的时代,即使自行车是最先取代畜力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机械装置。然而,自行车现在可算是一种新兴的两轮动物。在北京、台北、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城市,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通过手机app租借自行车以满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将轿车和摩托车留在家里,也放弃了打车。

  路透社9月26日以《亚洲城市共享单车出行蔚为风潮 汽油需求增长放缓》为题报道称,根据中国交通部的数据,两年来共享单车蓬勃发展,仅在中国就投放了超过1600万辆单车,超过1亿人注册成为用户,从而减少了轿车使用并导致汽油需求增长放慢,而轿车使用和汽油需求增长原本就预计将在2025年之前出现停滞。

  “去年末以来共享单车市场井喷,主流观点认为这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因为共享单车可帮助完成行程,”IHS马基特公司下游顾问海瑞·刘(音)表示。

  “我经常使用共享单车服务,因为它非常方便,在哪都能找到单车,也不用担心丢失,”土生土长的北京居民张女士说,今年36岁的她每周都会使用几次共享单车作为通勤之用,骑行距离在五公里以上。

  “以前在火车站外总能看到出租车排着长队等待拉客,但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情况,”北京一位分析师表示。

  过去的一个月,中国共享单车初创企业摩拜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台湾地区也支持共享单车项目,计划到2020年自行车在上班交通工具中的占比从目前的约5%升至12%。此外,新加坡的Obike和美国的VBikes也在台湾提供无桩共享单车服务。

  “一旦共享单车发展到极限,发展到人们对移动性看法的地步,那将具有颠覆性,”海瑞·刘称。

  分析师无法及时获得共享单车数量的最新数据,更难以估计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导致汽油消费量增长幅度的下滑程度。但根据行业估计、政府报告和一项路透调查,有一点十分明确,即共享单车服务正在减少人们坐车出行的次数。

  对中国36个城市10万个摩拜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自该服务被引入以来,受访者称开车出行的情况已经减少逾半。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显示,该市的共享单车已超过50万辆,已取代了近10%的私家车出行或13%的汽油消费。

  甚至在共享单车企业数量开始成倍增长前,分析师就已经表示,提高汽车能效和电动汽车使用增长意味着汽油需求大幅增长的时代结束了。FGE旗下East of Suez oil主管Sri Paravaikkarasu表示,中国汽油需求增速今年料减缓至近4%,去年增幅为6.5%。

  BMI research油气分析师皮特·李(音)称,如果政府加大推动降低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演变成更多车主以骑车取代驾车短途出行活动,那么共享单车可能会对汽油消费构成威胁。该分析师还称,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在未来五年料将放缓至2.5%。2011-2016年期间,中国乘用车销量年均增幅为10.1%。

  投放在新加坡的ofo小黄车。(路透社)

(2017-10-03 00:21:01)

  越 名

  据报道,深圳南山区即将于9月底开始试点共享单车智能锁车桩,通过设立停放区、锁车桩和电子围栏,共享单车使用者只有在这些区域才能实现单车取还车操作。

  看到这个新闻,我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个“没落贵族”的形象,没错,就是它——公共单车。现在北京的街头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偶尔会有买菜的大爷骑行,年轻人是早就跟他们“决裂”了。早些年推着公共单车满大街找停车桩、好几次几乎走回出发点、半夜没地方停推回家过夜被扣钱……相信这样的经历不只属于我一个人。

  共享单车出现,上班族真是欢欣鼓舞。无桩取车还车,方便快捷,几乎可以实现“门到门”,真正解决了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人们的出行变得“易如反掌”。今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共享单车对解决公众短途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新事物来了,问题也跟着来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成了城市管理的大难题。经常能看到有单车或孤零零地停在路中间,或扎堆儿堵在一些出入口处,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期,有些单车停到了自行车道上,影响了交通秩序。

  治理,必须治理。共享单车无序发展,不仅影响到市容环境,也无益于其长远发展。因为当其一旦混乱到所有人都“用脚投票”的时候,离“say goodbye”也就不远了。

  但如何治理?是运用智能锁车桩把共享单车“圈起来”,还是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作共治?毫无疑问要选后者。

  前者看起来是省事儿了,但后续同样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比如:智能停车桩的设置位置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方不方便、够不够用?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多家共享单车的运营系统,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倘若运营过程中出现故障率高、响应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谁来解决?最终会不会重蹈公共单车的复辙?

  后者虽然看起来麻烦,却是真正在为出行者服务。政府管理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和骑行人共同出力,“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各司其职,最终实现共享共治。比如,早晚高峰期,大量单车汇聚在地铁、公交站等交通节点,而其它地区车辆较少,共享单车企业就应该安排运力进行调配,“削峰填谷”,迅速疏解对交通秩序的影响;目前城市交通规划主要是以汽车为主,留给自行车的空间不足,政府管理部门就需要设计和开辟新的停车空间,解决自行车停放位置的绝对数量不够、用户“无处可停”的问题;骑行人也要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自觉做到规范停车;对于那些只图自己方便、丝毫不顾及他人的用户,企业要有相关的约束、惩罚措施,政府要明确乱停放单车的法律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古人云:思所以乱则治矣。同理,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原因里,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用旧思维应对新事物。正如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法学教授张柱庭所言,地方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考虑到共享单车对于城市交通出行的意义,充分考虑到交通部《指导意见》确定的“鼓励发展”“包容审慎”基本精神,以及坚持“多方共治”原则。解决共享单车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增加行政供给,保证路权,需要“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和“推进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和建设”。

  所以,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从城市自行车交通的整体出发,在自行车政策、设施、路权、环境等方面发力和施策,系统解决制约自行车出行的普遍性短板问题,宽容新事物,宜疏不宜堵。

  毕竟,用户骑行需求和当前交通现状,这对矛盾才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的根源所在。

  毕竟,没有人愿意推着共享单车四处寻找停车桩。

  相关评论:

  共享单车必须走向共管共治

  精细管理 共享单车才会行稳致远

  管理共享单车就该对几级政府“确责”

  (2017-09-26 17:22:43)

  参考消息网9月26日报道 日媒称,在中国,与共享经济有关的新兴企业存在感大增。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了首家“独角兽企业”,共享充电宝企业数周内成功融资1.5亿美元,开展共享雨伞业务的新兴企业宣布今年向广州市投放50万把雨伞,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的国家媒体正面报道了浙江省提供共享篮球服务的企业。

  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9月25日报道,要说全世界共享经济业态前途最明朗的地方,那无疑是中国。在打车软件优步和民宿短租网站爱彼迎于美国诞生后不久,中国在2010年就出现了提供共享汽车和住房服务的企业。这个行业自此之后实现了迅猛增长。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交易规模在2016年同比增长103%,达到约5000亿美元,超过6亿国民参与其中。

  这一数字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中国共享经济企业去年的融资额达到近250亿美元。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政府预测,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到2020年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支撑这个乐观预期的理由有三个。一个是人口动态。中国的千禧一代是电商产业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共享经济产业的动力来源。比起购车来,这一代人更愿意为旅游等体验以及自身创业支出。而他们的上一代人缺乏坚实的社会保障,依赖子孙。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人消费行为的迅速变化。由于对产品安全性的关切增加、房价的高企,以及护理父母的负担加重,中国中产阶级在消费支出时越来越苛刻。因此,比起低价格的大众产品来,他们更倾向于寻求高档次产品和服务。这就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是将不购车、通过合乘服务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其他高额购物;二是在旅游地住宿豪华住宅,借助共享获得难得体验。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和苹果公司的苹果支付等移动支付业务在扩大。去年,中国移动支付额达到美国的50倍。最近,经常能看到中国消费者将手机放在结算终端前接受扫描,或者自己扫描结算二维码进行小额支付的情形。

  从这些情况看,今后全球很多创新性的共享经济业务可能诞生自中国,而不是硅谷。中国的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东南亚市场,当地也出现了效仿该业务的企业。当然,这其中有些业务既消耗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但或许终有一天,中国会成为共享社会的全球范本。

  泰国法政大学的学生在校园内使用中国共享单车。(《泰国商业新闻》网站)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