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加速 警惕“组而不合”

2017-07-25 13:2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据记者了解,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48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了20%。这是今年上半年,央企在盈利增长方面“崭露头角”。不仅如此,运行质量也得到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孕育。

  正如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所表述的那样:“央企主业利润贡献进一步提高,并且很大一部分来自潜在生产能力的释放,央企重组、联合合作等更是增强协同效应的重要方式。

  日前,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国企改革吹风会上表示,国资委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推动中央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强企业间相同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稳妥推进煤电、钢铁等领域重组。

  事实上,推进国企重组整合,也是2017年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此次除了兼并重组外,下一步,国资委还将混合所有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除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重点领域改革外,更大范围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在提速。

  新一轮央企重组整合大潮将再次涌起。不过,此次的重点将放在煤电、钢铁等能源领域。

  年内有望减少100家以内

  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归根结底要靠改革。随着监管层的顶层设计目标已定,新一轮央企重组整合也已经进入实打实的启动阶段。

  随着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之后,央企兼并重组或“再一城”。此前,中国神华(19.320, 0.00, 0.00%)、国电电力(3.490, 0.00, 0.00%)也同时停牌发布进展称,本次交易对方拟为能源行业大型国企,交易拟涉及能源行业资产,资产范围尚未最终确定,交易方式正在商讨和论证中。目前该事项正在筹划过程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两家企业的公告内容“雷同”,又同属能源类企业,因此也被业界猜测为两家公司重组整合将成定局。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央企煤炭总产能8.46亿吨,除了神华、中煤能源及五大电力公司外,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央企产能约1亿吨。

  有业内人士预测,虽然神华与中煤主业相近且体量较大,重组难度相对较高,还需长时间酝酿,但也不排除兼并重组的可能性。

  彭华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由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兼并重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强强联合的重组,比如原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重组形成的中国中车。二是优势互补的重组,比如原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重组形成的国家电投。三是吸收合并的重组,比如招商局集团和中国外运长航的重组;四是共建共享的新组建方式,比如三家通信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铁塔公司,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央企重组整合,其焦点则落在了电力、钢铁和煤炭等能源行业。按照国资委的计划,今年年内央企重组整合减少100家以内,尤其是以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要加快推进,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制,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主的产值高,占GDP比重大。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整合这类国有企业,有利于解决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也能为后续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提供典范。

  记者通过梳理资料发现,目前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数量已经由2003年的196家缩减至2016年103家。这也意味着,随着央企重组整合其数量缩减也不断在弱化。

  “从近几年央企重组整合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国资委对于央企重组有着明确的思路。”何代欣表示,随着央企重组整合加速推进,可以明确的是,100家以内显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重组整合后的央企不但在效益方面突出,其整体功能都得到全面改善,今后或许会出现央企批量重组整合。

  “联姻”提速

  6月份以来,不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特别是煤炭等领域,重组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曾表示,与华能集团“都有意在往一起想”,相关情况还在推进当中。

  据记者了解,当前,煤炭价格正处于上涨趋势,然而,同煤集团、潞安集团和焦煤集团却陷入了亏损。有分析认为,这三大煤炭集团的亏损与成本较高有关,尽管煤价已经上涨,但盈利能力仍较弱,债务负担很重。

  对此,山西国资委也表示,为切实解决山西省国资国企存在的布局领域分散、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强、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确立省属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使省属企业更加聚焦主业,做强做精优势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事实上,不仅山西在加速国企重组整合,河南省国资委也明确,今年三家煤炭巨头河南能源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及郑煤集团将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何代欣告诉记者,能源类国企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机遇。从外部来看,资源能源价格的波动、经济转型升级都对能源企业的绩效形成冲击,当前在互联网环境下,冲击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从内部来看,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管理效率不高、竞争能力不足。虽然靠垄断而获利,但并不能刺激其自身提高效率。因此央企国企重组整合恰逢其时。

  央企重组整合不仅能够提升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企业效益,也能将有效资源整合集中,减少同质化,进而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彭华岗曾表示,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不是为了减户数,而是更加关注重组后的内涵和实效,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变化上,而是追求发生化学反应。

  那么,央企重组整合中会出现哪些难点呢?“‘组而不合’是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难点。”何代欣告诉记者,解决这一问题是要在合并之初考虑好行动的目标,制定好行动策略,并有效保证重组战略的执行。如果重组不能明显地提升效率,或者会拖垮更优质的企业,那么重组与否需要仔细斟酌。例如投资人的利益、重组之后的人事安排、生产和经营等。如果重组成本过高,或者达不到预期目标,重组事项还是要重新思量。

  事实上,在重组整合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作为能源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有不同之处。例如,能源企业肩负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任,降低单位GDP能耗、落实清洁能源计划和提升化石能源的产出水平也都是重组整合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有分析人士认为,央企重组整合仍应注意避免“组而不合”及“大而不强”的问题”。重组整合不能是简单的物理变化,应通过公司化治理和市场化经营使两家企业达到内部融合。此外,重组整合一定要发挥好调结构、整资源的优势,不能只做大而忽略变优变强的问题。

  日前,国资委在国务院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在召开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述,央企重组整合过程中会面临两大难点,一方面,两个集团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合并以后,必须在文化上进行融合,文化上融合是企业战略协同的一个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两个集团合并以后,必然要向中高端产业布局,必须要退出一些低端的业务,要退出的话,就涉及到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重组,这都是我们面临的难点问题。

  沈莹举例说,宝武重组合并以后,宝钢和武钢的一些低端产能就要去掉,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安置。去年大家看到,武钢在去产能过程中,分流安置了3万多人,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组后的效果。所以,这几年中央企业重组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并,重组以后要做大量的整合工作,特别是有的集团上市公司比较多的情况下,还有涉及资本市场的大量协调工作。

  不过,沈莹表示,总的来说,中央企业重组平稳顺利,效果符合预期,效益都在逐步显现,而且今后还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徐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