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家创业板公司半年报透视:营收总额同比增幅逾20% 过半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2022-08-17 06:50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浮出水面。

  从已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创业板公司业绩总体向好。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已有149家创业板公司披露半年报。上半年,这149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达2967.48亿元,同比增长20.34%;净利润总额达221.35亿元,同比增长7.73%。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激发了板块活力,释放了增长潜力,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也促进了近两年公司业绩的整体提升。”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定位精准,重点支持“三创四新”企业上市融资,满足了市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77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增势强劲

  从已披露半年报的创业板公司来看,过半公司实现了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方面,上述149家创业板公司中,有112家同比增长,占比75%,6家同比增速超100%;净利润方面,149家公司中有90家同比增长,占比60%,其中24家净利同比翻番。值得注意的是,149家公司中有77家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占比52%。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主要是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发展平台。近年来,创业板中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处于快速上升的产业周期阶段,企业成长性较好。同时,创业板成长性企业的发展受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小,业绩增长稳定。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和政策红利的驱动下,以新兴行业为主的创业板企业发展前景可期。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创业板公司中,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增势强劲。据Wind资讯数据,上述77家公司中,有18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23%。相较于去年同期,这18家公司上半年营收的平均增速达43%,净利润平均增速达55%。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子行业较多,且涌现出不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类公司相较于行业及同类公司有更快的发展,同时,直接融资渠道和股权激励机制也逐渐完善,种种因素促使这些创业板公司营收净利增速较快。”北京阳光天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维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通过数据梳理,记者进一步发现,上述业绩向好的创业板公司主要为民企,且主要集聚于医药生物等行业。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述77家公司中65家为民营企业(占比84%),主要分布于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计算机三大行业。

  桂浩明表示,创业板中,民企发展优势明显。大多数创业板民企产业基础扎实或在某个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能够快速发展壮大。

  陆景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疫苗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医药生物类企业迅速发展并成功登陆创业板,政策和医疗产业的共振带动行业持续发展;基础化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是连接能源和下游细分领域的关键桥梁。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持续攀升推动了基础材料行业产能扩张,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计算机行业则是得益于整体产业的软硬件升级,涉及产业数字化、云通信、网络安全、云计算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超八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6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

  记者注意到,已披露半年报的创业板公司中,业绩与研发投入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绝大多数业绩向好的公司,研发投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桂浩明认为,研发投入是衡量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发投入,也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业绩增长和持续发展。

  Wind资讯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149家创业板公司中,26家研发费用超亿元,占比17%。从研发投入增速来看,149家公司中有124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83%。在营收净利双增长的77家公司中,72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高达94%,其中9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超100%。

  “创业板的基因决定了上市企业大部分都处于战略新兴产业赛道,具有创新性高、成长性强的特征。”陆景表示,绝大多数业绩向好的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主。注重持续性研发投入和科研创新的公司,往往能够把握住市场趋势,迎合时代浪潮,实现持续发展。另外,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为创业板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有助于企业“螺旋式”上升发展。

  王维嘉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多数优质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也表明企业对研发创新愈加重视。一家优秀的新兴产业公司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眼长期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邢 萌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