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3日讯(记者 魏金金)随着气候变化不断推进,极端天气情况发生频率较以往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遭受了较多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以及农业等产业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备受公众关注。
在今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自古以来,中国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因此,兴水利、除水害,一直都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近年来,我们战胜了黄河1949年以来历史罕见的秋汛,战胜了长江中下游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特别是在今年汛期,面对海河流域1963年以来最大场次洪水,水利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在历次防御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姚文广谈到,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围堤进洪退洪设施建设,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推进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同时,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防洪“四预”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法治,强化蓄滞洪区管理和河道空间管控,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