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堵车、职住平衡、候鸟天堂,‘1+10’疏解配套和‘1+24’稳经济等政策先后出台,一网通办、秒批即办、全程帮办和资金拨付‘穿透式’管理等新机制发挥效用……”
在5月29日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雄安智能城市论坛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谈到雄安新区的发展时说:“一座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正变成现实,向我们走来。”
5月29日,2023中关村论坛雄安智能城市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摄
6年来,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新区建设和发展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产业和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逐步完善。
在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雄安新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40个,完成投资5400多亿元,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新建道路657公里、地下管廊136公里。
当前,数字经济正引领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深刻变革,以数字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建设已进入以改革突破、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成效导向为关键特征的“深水区”。
于国义说,6年来,雄安新区坚持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高标准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综合试点城市、IPv6综合试点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人类发展史上的数字之城、智慧之城、典范之城。
据介绍,雄安新区谋划建设全数字道路、5G网络连续覆盖、城市计算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建成智能城市“一中心四平台”和全国首个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新建区域每平方公里安装公共传感器达到20万个,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