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开创新局面

2022-09-01 07:00 来源:经济日报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接续过程。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运筹帷幄,科学谋划,明确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要求:如何稳步迈向共同富裕?如何让资本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如何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如何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如何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既是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又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长期性意义的问题。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发展阶段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系统精辟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凸显了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有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善于发现、理性剖析、务实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新时代、开创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好发展、更大进步,丰富人类的文明实践、路径选择。

  半年多来,经济日报组成30多人的专题调研组,深入采访有关部委、学者、智库、企业,形成了五大专题的9万多字报告,连续在一版刊发,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反响。采访、研究、写作的过程,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过程,从中收获了许多深刻感悟。

  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战略坐标和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着眼客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深圳莲花山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从太行深处访贫问苦到中关村了解前沿科技,从云南洱海督促保持绿水青山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考察国企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的过程,也是发现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的过程。

  在问题中把准社会脉搏,在解题中认识发展规律。双脚的一步步丈量,推动了理论和实践的一步步创新;思考的一层层深入,形成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一层层推进,结晶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

  这是奋斗的10年,是非凡的10年。今天,我们在感慨中华大地上的壮丽史诗、辉煌奇迹之际,更要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感受实事求是的力量、科学理论的伟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艰巨,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机遇与挑战、改革与开放、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安全……各种任务、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其中的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科学判断、全面认识、切实解决新阶段的新问题,是应对新发展阶段环境变化、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了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重大,是因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最期盼目标;规范引导资本,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艰深探索;初级产品保供,是夯实国民经济家底的最坚固基础;防范化解风险,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最紧迫任务;稳步实现“双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环节。五大问题,看似分立于不同领域,实则有机统一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任务,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方向。

  在理论上回答好、在实践中解决好这五大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突出表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内涵的最新拓展和丰富

  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大势的准确判断、对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将这些重要认识和判断形成政策并安排执行、逐步落地的时间窗口,迫切需要前瞻性思考,进而统筹工作部署、形成政策体系,为一以贯之、长期努力开好头、起好步。

  关于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分配的功能作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

  关于规范引导资本。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立“红绿灯”,健全资本发展的法律制度,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

  关于初级产品保供。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只有加强战略谋划,确保供给安全,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坚持节约优先,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以互利共赢的方式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于防范化解风险。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关于稳步实现“双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既要坚定不移推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决不能搞急躁冒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能源供应,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五大战略问题,又是五大战略任务。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理论勇气、强烈责任担当。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中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开拓经济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把强大理论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关于正确认识把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论述,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渊源和坚实实践基础,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点。我们要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深厚理论价值,并在实践中有效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使其成为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锐利思想武器。

  其一,人民至上的原点。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路子应当怎么走,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探索。而在整个探索过程中,都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的关系,一方面激励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另一方面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民生福祉,保障民生供给,在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中,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其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因影响,也受国民经济中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内因影响。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贯穿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分析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我们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一切由实践检验的科学态度,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在实践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其三,科学理论的武器。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从未遇到过、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许多重大和现实问题。这一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必须把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提炼总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妥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其四,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

  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理想的道路上,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把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贯通起来,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引领性,又要以问题为着眼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及时研究重大战略问题,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及早部署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工作,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才能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其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智慧。

  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经验,有许多内容,而其中必定有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如果没有这种状态和姿态,非但难题不好解、大事办不成,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更是谈不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位列第一,有深意存焉。面对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决不能丢失了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放弃了敢于尽职尽力、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较真碰硬,啃下硬骨头,涉过深水滩,闯过这抢关夺隘的关键阶段。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我们的每一次战略突破,几乎都与破解重大问题为动力、化解重大危机为机遇密切相关。新发展阶段,我们面对的国内发展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解决;面对的外部环境压力,则是提升自己的最佳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使命光荣,时不我待!

  历史的时针,已经指向新的刻度。发展的前方,新的辉煌和荣光,等待着不断开辟,等待着继续创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编辑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