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三代人的幸福接力

2022-07-04 05:36 来源:经济日报

  正午,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富庄村,巩会中正翻动晒在阳台的新收麦子,饱满的麦粒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今年小麦亩产能到12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巩会中一脸笑容地算账,他家种麦16亩,产粮近2万斤,今年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加上搞养殖和儿子创办工厂的收入,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样的幸福生活之前不敢想象。”65岁的巩会中告诉记者,他家世代居住的富庄村处在远近闻名的献县泛区,过去给人印象就一个字:穷。

  献县泛区位于滹沱河左堤以南、滏阳河右堤以西夹角地带。据史料记载,该地区从1881年至1949年先后37次用于泄洪,平均不到2年一次,群众生活贫困。

  巩会中讲起了父亲巩书良的故事。“我父亲13岁就跟着大人出去要饭。新中国成立前,泛区众多村民以要饭为生。那时没办法,地里一铁锨下去就出水,平常年份每年只能种一季小麦。年份好的话亩产有个一二百斤,不好时就颗粒无收。”

  巩书良16岁时参加了献县抗日大队,后编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三纵队。他于1946年返乡,被推选为富庄村党支部书记。

  为让乡亲们吃饱饭,巩书良带着大伙平整田地、整修道路、改水办电,大幅改善了村里农业生产条件。在巩书良提议下,村里特别留出100亩试验田,推广好种子和新型农机具。田还是那方田,人还是那群人,但亩产很快达到七八百斤,有的地块还种起了玉米,一年能收两季粮。到20世纪70年代,富庄村村民不仅不再出去要饭,还彻底告别了粗粮,吃上了白面。

  1985年,巩会中被村民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正赶上‘东枣西移’,我们在100亩试验田种上金丝小枣树。在等待枣树挂果的几年,又先后在树间种低秆作物,年年都有收成。枣树结果第一年,每斤枣能卖到一块钱,仅红枣一项当年村里就增收2万多元。”巩会中说。

  巩会中还讲起当年一件趣事。枣树成长过程中,他请沧州市里的农林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一些杯口粗的枝杈被截断。村里老人一下急了:“这是干啥?咋把树帽都砍了,这还能活吗?”巩会中笑着解释:“老人家别着急,人家这是技术,这样采光好,更有利于枣树生长。过去咱们种田靠力气,现在要靠技术啦。”

  技术进农家,进一步改善了富庄村村民的生活。巩会中最多时承包了40多亩地,引进“泊麦7”等小麦优种,实现科学化、机械化耕种,在国家种粮、农机、化肥等各项补贴支持下,产量和效益逐年提升。他还从事养殖业,养猪数曾达到200多头。“我们这一代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党的政策好,鼓励多劳多得,百姓只要肯吃苦、肯动脑,就能致富。”巩会中说。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献县泛区已发生巨大变化。”巩会中说,经过持续治理,在他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前几年,富庄村地下水位就降到可控范围,庄稼“一年两收”已成为普遍现象。

  献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李宗伦介绍,作为全国97个重点蓄滞洪区之一,献县在拓宽行洪河道、保障群众安全的同时,近年又新建扬水站19座,可从滹沱河抽水灌溉农田,也可引洪水及当地沥水进行灌溉。

  旱能浇,涝能排,谷满囤,粮满仓。解决了温饱问题,巩会中带领富庄村探索致富途径,先后发展起4家民营企业、18个养殖大户,2019年,全村实现摘帽脱贫,2021年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2020年,巩会中当了15年兵的儿子巩梦超脱下军装回乡创业,并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我要在这片祖辈和父辈奋斗的土地上留下新一代泛区人的汗水与足迹。”他看准了村里20多亩集体土地,计划引进发展项目;还想争取上级支持把村西北引水渠上的“富庄闸”修好,为村庄引入稳定的地上水源。自己还创办了鱼竿配件厂,开启了创业之路。

  富庄村的三代农民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用勤劳双手演绎出一曲动听的幸福协奏曲。这片曾经的贫困之地,正迸发出蓬勃生机。 (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