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9月6日讯 (记者 蒋波)9月5日,随着中铁四局二公司施工人员完成最后一节顶板浇筑,国内在建最长湖底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南泉段主体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太湖隧道完全开通进入倒计时。
走进太湖隧道内部,这个全长10.79公里的隧道全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隧道横断面采用两孔一管廊结构形式,两侧行车孔单孔净宽17.45米,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目前,隧道内饰装修、消防、照明和通风等设备均已开工建设。
“综合考虑湖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施工效率、质量,项目技术团队设计了多项创新方案,隧道将建设成为科技生态型工程。”中铁四局太湖隧道总工程师廉云亮说,太湖隧道采用堰筑法从岸边向湖中逐段分仓推进,整个湖域段划分为八个仓段,将每四仓视作一条“流水线”,隧道主体施工就像水波波纹一样在太湖中层层推进。通过有效缩短钢板桩围堰长度,减少对太湖水域的阻水长度,既满足湖水流通径流宽度又预防蓝藻滋生。
廉云亮介绍,为保证施工效率,隧道顶板采用钢筋绑扎台车和混凝土模筑台车“双台车联动快速施工法”施工,配备自助走行系统,在上一节段顶板混凝土养护等强期间,进行下一节段顶板的钢筋绑扎作业,相比传统施工工艺时间提升工作效率3.5倍。
“我们通过对混凝土粗骨料加冰屑的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中铁四局太湖隧道项目经理赵菲菲介绍,通过对原材料稳定性的控制,以及对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等工序加强工艺标准化控制,稳步提高混凝土强度稳定性。
为强化隧道外包防水效果,打造“滴水不漏”水下隧道工程,太湖隧道采用“三重六层”防水施工方案,以变形缝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等为重点进行攻关,进一步降低隧道渗漏风险。
太湖隧道穿越太湖梅梁湾生态保护区,施工区域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对环保要求特别严格。项目通过建设全封闭拌和楼和石料仓、选用自动感应的双控型洗车机、设置三级沉淀池洗车基础、购置喷雾式洒水车等方式,控制扬尘。在节能减排上,通过全面引入太阳能、空气能等绿色能源,实施废弃混凝土绿色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经过32个月的紧张施工,太湖隧道南泉段实现了管段内4.88公里的顶板全部完工。下一步,工程将转入调平层、防撞侧石等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为隧道早日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是江苏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常州武进区前黄镇,止于无锡南泉镇,接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全长43.9公里,对促进沿线苏锡常城市发展、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