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国城镇化怎么建?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2020-10-28 09: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 马常艳)“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城市发展图景将是怎样的?又如何激发城市发展的新动能?10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0年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迈向‘十四五’的城市中国:人文、智慧与生态”主题,展望“十四五”时期中国城市的图景,研究城市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发展的对策。

  把握新趋势

  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家园,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大型城市群相继跃起,人居条件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激荡出发展的澎湃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谢伏瞻表示,我国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将呈现新的趋势。他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人文、智慧与生态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谈到,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悟到我国城市发展的三点启示:一是人民至上的人文关怀理念彰显了城市的温度,二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支撑了城市的速度,三是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了城市的亮度。他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会朝着新的理念加强建设。

  对于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主要包括:城镇化增速将有所放缓,内陆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位势上升,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度提高,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要正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城市化将会出现的新趋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指出,顺应和把握新时代城市化的新趋势,科学合理进行空间组织,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城市化是地表最重要的人文地理过程,人才流动越来越对城镇化格局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则强调,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协同互动。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地区和城市,应该着力构建中小微等不同层次的循环体系,来共同支撑国家层面的大循环体系。

  适应新要求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而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一鸣认为,新发展格局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双循环”的枢纽和战略支点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策源功能,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城市群,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沿海城市“外引内联”的纽带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化面临新的挑战,资金挑战可能居于第一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有大的发展,而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都使得未来财政、金融状况比较吃紧,“十四五”时期城市化面临资金挑战。解决好资金供给问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框架下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心主任史育龙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特别是绿色发展建设过程中,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他强调,应该实现“三个坚持”: 第一,生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第二,坚持突出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三,坚持质量优先,实现生态、生活、生产融合。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大林肯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认为,“十四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需要新思考。“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要补短板,粗放式建设改为精细化建设;二是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强调,城市应该让生活更美好,城市高品质发展应该从有无问题转向好坏问题,从数量问题转向质量问题。应该以人文价值观为先导来构建美好的人居环境,满足人文有温度的基本民生需求。“比如说房价不能太高,雾霾越少越好。”

  针对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部长侯永志特别提出,要注意工作和闲暇的关系。高效率的城市管理和高效率的服务产品生产,目的是给人们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在讨论发展的时候不要忘记“闲暇时间”的概念。

  激发新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也需要提质增效。构建美好城市发展的新图景,激发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动能,还需要更多通过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表示,迈进“十四五”,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征程,城市也需要焕发新的气息、新的活力。只有让城市更加智能、更加绿色、更具有人文气质,才能真正适合人们的生活。他强调,改变城市面貌离不开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撑,面向新时代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攻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5.5%,新增城镇人口9400万人,城乡人口迁移近8000万。他认为,“十四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将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城镇化转型,走高质量城镇化之路。为此,他建议,“十四五”时期,以市民化为主抓手,加快推进高质量城镇化。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二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推进进城农民“三权”退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指出,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下一步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城乡两端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离开了农村也就无所谓城市,离开了城市也就没有了农村。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也是下一步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如何谋划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制定“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镇化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以多层嵌套的城市体系支撑重塑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体系;以齐普夫法则为参考布局多层嵌套的全国城市新体系;政府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需对单中心城市无限大保持谨慎;以合理城乡人口体系为基础构建全国一体的公共产品体系;遵循人口及经济规律构建全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系;建立以中心功能带动和周边功能支撑的多层网络空间体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认为,推进城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有几个方面:将“宜居地-都市圈”作为我国城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地区和主要人口承载地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为重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探索形成全国层面战略引领和整体协同的规划编制和实施模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则强调,城市规划应以区域空间规划和发展战略为依据,规划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权威性和约束力;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城市规划应是立体性规划,要做城市设计。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