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重走丝绸之路】三代“探伤工”共话铁路探伤发展

2019-08-20 07: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银川工务段的三代探伤工,胡高云(右),黄涛(中),孙阳阳(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有了第一批探伤工,当时主要依靠手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探伤效率不高。此后,随着铁路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单轨式钢轨探伤仪,双轨式探伤作业小车等先进设备逐渐运用到钢轨探伤作业中,中国铁路的探伤工作也由手工时代迈入了机械化时代。   

    

  胡高云演示用探伤锤为钢轨探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1983年,银川工务段的胡高云考取了一级探伤资格证书。“那时候的探伤作业主要是靠手工,工具就是检查锤和小镜子,也没有汽车,我们就是每天背上干粮,一走就是10公里。”胡高云介绍道。   

  后来,胡高云在技校发现了黄涛,“当时看到他(黄涛)很刻苦,最重要的是他问的勤,很适合探伤这个工作,我就跟他说,你以后来探伤吧。”就这样,2002年,黄涛在技校毕业后成了胡高云的关门弟子,后来他也说到,口勤,手勤,脑勤,腿勤是干好探伤工作的重要条件。

  

  黄涛为学员讲解钢轨的损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黄涛上班后,最先接触的是超声波探伤仪,每次上线作业需要加满水,重达70斤,需要推着仪器一边行走一边盯着显示屏,来检查是否有伤损。 

  黄涛每天跟着师傅学、对着书本啃、现场反复练,短短几年下来,迅速成长为车间技术大拿。2013年,黄涛获得全路工务系统钢轨探伤职业竞赛第一名,同时,他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黄涛演示超声波教学模拟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为了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钢轨探伤技术骨干队伍,更好的服务安全生产,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工务段确定成立“黄涛探伤工作室”,以全路、全局技术能手和具有特殊专长的高级技师、技师及车间主管副主任、工长等7名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的精英团队。

  

  “黄涛探伤工作室”制作的焊缝便携式探伤小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多年来,工作室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了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强化了人才队伍管理,成为提高设备质量、破解安全难题、确保安全稳定的一张靓丽名片。

  

  “黄涛探伤工作室”的练功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工作室先后经过3次升级改造,最终形成“三区一场”,成果展示区、数据回放区、实训教学区、职工练功场。并逐步建立了“每月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讲、每季一比和每季一带”的“五个一”工作制度。

  

  “黄涛探伤工作室”的探伤培训课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工作室创建以来,制作探伤培训课件37份,共集中授课30余次300多个课时,培训人员达2400多人次,共指导培养探伤高级技师、技师等7名高技能人才。

  

  学员在练功场学习探伤仪器使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2015年,黄涛的“90后”徒弟孙阳阳获得全路探伤技术比武第一名,“我从事铁路工作30多年,师徒两人、连续两届获此殊荣真是少见。”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主任李宁利骄傲地介绍到。

  

  孙阳阳(右二)给学员讲解单轨式钢轨探伤仪的使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作为第三代探伤工,2017年10月,孙阳阳还成为兰州局集团公司唯一一名青年职工代表,赴俄罗斯参加第19届国际大学生和青年节铁路主题活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黄涛对徒弟评价。如今,孙阳阳也带了徒弟,在银川工务段给学员讲课。

  

  探伤学员学习双轨式探伤作业小车的操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2019年2月,银川工务段第一台双轨式探伤作业小车上线作业,这对新时代的探伤工们即使助力又是挑战。66岁的胡高云听到消息,还特意赶到车间,仔细端详后不禁感叹技术的发展之快,也鼓励黄涛和孙阳阳们继续初心不改,勇往直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