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强渡精神传

2019-08-18 06:55 来源:经济日报

  

  炎炎夏日,泸定桥上人流如织。刘 畅摄

  战士们以“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将青春挥洒在血与火的拼杀中,将脚印留在雄关漫道上。

  “往来人渡镜中梯,上下影摇波底月”,站在泸定桥售票处一侧的西端桥头处,有的游客饶有兴致地读起了这副对联,有的则在小声回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你把妈妈的书包再抓紧一点!我在后面护着你,不要害怕,我们可以走过去。”黄成卫一边在儿子的耳旁轻声鼓励着一边抓住了泸定桥的钢缆。炎炎烈日下,从成都自驾到此的一家三口这天“抱团”踏上了泸定桥的木板。 如今这惊险的泸定桥依旧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桥下大渡河水咆哮着奔腾而过,黄成卫略微弯着腰,用力握紧了钢缆摇晃着前行。几米开外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游客的安全。黄成卫一家人用了近15分钟平安走过了100米左右的泸定桥。擦擦额头的汗珠,他不禁低声感叹,“人们用‘飞’夺泸定桥形容84年前红军过桥的勇和险,今天这一遭走下来,我是发自内心地佩服红军的信仰和意志”。

  1935年5月29日黎明即将来临前,红军控制了泸定桥的制高点海子山,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此时,前有天堑,后有追兵,3万红军眼看就要被敌人包围在大渡河畔。要想过河,只有一条“路”,便是夺下泸定桥。

  今天的泸定桥已经过整修和加固,两相对比,84年前横亘在22名勇士眼前的泸定桥离水面有数十米高,近三分之二的桥板已经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索。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老战士们回忆,这群平均年龄不过20来岁的年轻人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用手、木板和大刀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

  “每一位夺桥勇士都是自愿举手报名选出来的,22名勇士甘为夺桥先锋,胜利后回到各自连队,他们大部分连姓名都没有留下,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甘于奉献。”从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讲解员杨菲菲的讲解中不难体会,战士们以“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将青春挥洒在血与火的拼杀中,将脚印留在雄关漫道上。

  据参与夺桥战士刘金山向儿子刘东升讲述,在得知红四团领导决定将夺桥任务下达给二连而不是给自己所在的三连时,刘金山非常着急。“我父亲把手指咬破,按下血印,当即向领导表示,‘我是个孤儿,家里没一个亲人。我一定要参加夺桥!’领导看我父亲如此坚决,便同意了父亲的请求,并任命他为突击队指导员。就这样,我父亲就和21位二连的战士,组成了夺桥突击队。”刘东升说。

  “飞”和“夺”形象而深刻地体现出了红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毫不畏惧的革命气概。战士们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肩背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上湿滑的铁链,向对岸发起冲击。

  “有我就有桥!有我在就一定要夺下泸定桥!”这是刘金山从团长手中接过突击队的红旗时发出的呐喊,这一喊也喊出了22名夺桥勇士的心声,李理的父亲李友林就是其中之一。李理回忆,父亲曾向他讲述,当自己听到嘹亮的军号声和震天的呐喊声时,不管东岸就是敌人的重机枪和追击炮,不管身下就是被烧得滚烫的铁锁链,自己只管顺着链条匍匐向前…… 22位勇士完成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红军主力渡过天险大渡河创造了条件,写下长征途中的光辉一页。老一辈革命家曾为这次壮举留下了“大渡横桥铁索寒”“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等壮美诗篇。 在去年5月28日至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3周年之际,“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研讨会”在当地举行。根据专家学者们的研讨共识,“泸定桥精神”建议表述为“4个词16字”,即“坚定信仰、甘为先锋、敢于牺牲、飞夺天险”。

  对于泸定人来说,泸定桥不仅是一个地标,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值得终身追随。 泸定县法院退休职工武天和是一名退伍军人,深受红军精神感染。红军在泸定期间曾进行过十余场战斗,如今武天和已经走遍了县里70%的场镇,他还将继续沿着大渡河岸寻访这些战斗遗址。

  钢架桥、水泥桥……泸定县内大渡河上,如今有大小桥梁近30座,唯独泸定桥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虽结实却不太平整的木板铺满13根铁锁链。“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正门内壁印着的这一排字,永恒地诉说着红军战士不惧艰难、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的精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 畅)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