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基础性、长期性的"短板"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2019-08-07 09:0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7日讯(记者 苏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6日在京联合发布了《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指出,甘肃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直观地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不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人力素质和经营水平不高。此外,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基础性、长期性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目前,除为数不多的国有农场和少数农业合作组织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都很小,生产的市场化特征不明显,这些小规模的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土地基本上承担着农民的社会福利,起到了一定的生活保障功能。一些没有条件外出工作的农业劳动者靠此维持生计,他们对新的经营方法和现代农业技术不敏感。
  第二,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总体而言,当前全省的农村人力资源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调查发现,甘肃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甘肃省的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滞后,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牢固,后劲不足。
  第四,农业科研供给侧结构不优,开发和推广体系不健全。虽然全省基本具备了农业科研的基础性条件,研发实力尚可,但由于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科研推广的衔接互动关系不够密切,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科研人员的创新及服务热情没有得到充分激励。
  最后,普遍存在的制度性障碍,这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特别是农地制度方面,长期形成且相对固化的复杂权利结构关系使得土地资源实现有效流转和配置的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扩张。同时,与此相关联的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发育不良,尚不足以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融资和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殷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