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智库参与编写 《"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8)出版

2019-04-17 11: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片说明:《“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8)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一带一路”的实践--蓝迪国际智库年度报告》(2018)举行首发式。(中国经济网记者摄)

   

图片说明:出席“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的巴基斯坦参议院代表团成员。(中国经济网记者摄)

   

图片说明: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萨利姆·曼德维瓦拉在“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上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摄)

   

图片说明:出席“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接受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 适值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英文两种版本的《“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8)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一带一路”的实践--蓝迪国际智库年度报告》(2018)4月16日在北京“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上举行首发仪式。

  “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在北京共同举办。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中巴友好协会会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萨利姆·曼德维瓦拉,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代表等出席会议。

  据参与编写两本报告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心学术秘书长冯奎介绍,这两本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联合十余家特色智库机构,邀请了30多名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型全球化、第四次产业革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相通等问题,并就若干专门领域如“一带一路”信息走廊、城市实践、海外园区等进行了专题性研究。王伟光、谢伏瞻等分别牵头组成了两本报告的编委会,编委会初衷是希望智库学者各抒已见,能够发出独立思考的声音; 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发出富有建设性的声音; 能够努力走向“一带一路”的前沿和焦点研究领域,发出能够引起回响的声音。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8)做的序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征程中,各类智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已见雏形。高质量的智库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引领的作用;二是特色的定位;三是务实的风格;四是包容的胸怀。

  担任两本报告主编的赵白鸽指出,新型全球化以包容性、共赢性和创新性为特征,各国重新审视其内外政策,以制定更合理的全球治理规则,赋予全球化以新的内涵。 “一带一路”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面临挑战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复苏提供了新的动力。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 5 年,一批有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正在落地,蓝图不断实现,范围逐渐扩大,进度和效果超出预期。“一带一路”已进入国际发展体系,写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以双边合作筑底、多边机制呼应、高峰论坛引领的“三位一体”国际合作架构初步搭建。

  会议认为,在全球治理机制面临挑战的局势下,智库要具有战略性思维,能够做出重大的、富有远见的研判。“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务必追求行稳致远,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智库提供更加优质的智库产品。 

  据了解,蓝迪国际智库成立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萌动期、“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始期。自成立之初,即始终遵循需求导向、项目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原则:一是认真研究新型全球化、“一带一路”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并就核心问题与可能的应对措施提供方案;二是严密组织相关产业群、企业群和技术群,为这一伟大变革做好基础性工作,通过挖掘、培育和推荐企业与技术为全球发展服务。目前聚集在蓝迪平台的319个企业,分为15个类别,其中,国有企业占比40%,民营及混合制企业占比60%。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