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校变化感受城镇化步伐

2019-02-23 06:31 来源:经济日报

  我老家在安徽庐江县农村,是典型的鱼米之乡。2000年之前,村里人除了极少数人考上大学离开本乡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半径几乎就是村前屋后。2000年之后,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多。今年春节期间,我再访初中母校旧址时,校址所在地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当年的教室已不见踪影。

  这所中学是本乡所属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基本都来自本乡。我是1980年上初中的,当时学校有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全校共约500人。由于条件限制,教室小而简陋,平均每个班有80名学生,每当课间休息,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

  在我2006年回初中母校时,记忆里喧嚣的校园一片寂静,学校只剩下100多名学生。据老师讲,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政府部门已经决定把邻近乡镇的几所初中合并在一起,剩下的这100多名学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等这届学生毕业后,学校就停止招生。果然,12年后这里复垦成了麦田。

  我是学习和研究经济与金融的,一直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比较关注。没想到的是,初中母校这些年的变化把我的研究领域表现得如此具体而清晰。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一次生育高峰出现在1965年前后,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是3.78%,1970年是3.34%,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1978年的出生率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处于上中学的年龄,这才有我上中学时学生较多的场面。此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新出生人口规模变少,学校生源也跟着变少。2000年之后,家乡外出打工和就业的年轻人不断增多,有一些人还带着孩子在城里上学,乡村中小学的生源进一步变少。

  据初中母校一位老师讲,学校的一些老师已经搬到县城居住,有的搬到省城了。最近几年,他参加了不少学生聚会,这些学生有初中毕业40年的(即60年代初出生,70年代末初中毕业),也有毕业30年的(70年代初出生,80年代末初中毕业),几乎参加聚会的所有学生都在城市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城市买房,或正准备为子女在城市买房,基本完成了从农业到非农业、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过去20多年,我国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并带动了住房市场供需两旺。一叶知秋,也许一所学校不足以代表全国,但作为一个样本,它也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这个样本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城镇化的进程。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