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芹:我国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2019-02-19 16:3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方案”中不仅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还提出了二十条具体实施措施。“方案”印发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备哪些有力条件?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韩凤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您如果看待“方案”印发的重要意义?

  韩凤芹:“方案”犹如春天的一声惊雷,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早已提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如何加快、如何更突出,改革方案对此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反映。

  概括来说,“方案”包括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国家标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六个大问题。涉及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标准、1+X证书制度试点;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等,共计“二十条”。总体看,“方案”站位高、定位准、思路新、措施实,它会极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类型论”在改革方案中提出具有开创性,职业教育地位将得到了极大提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发展的有利条件?

  韩凤芹:近十年来,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带动下,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绩主要反映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体系三个层面。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大而不强”特征明显,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脱节,培养人才的质量不高,导致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二是行政化资源配置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职业学校的高技能优势没有发挥,职业院校生源不足与质量不高并存;四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暖风不断,此外国务院20条将会极大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二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明显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三是国际竞争加速,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各大经济体都在加紧谋划抢占先机和制高点,提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提升计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包含哪些学校?

  韩凤芹: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提法。非学术型大学原则上都可以向应用型转变,这取决于政策导向。即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但从历史做法的角度,行政干预式的一刀切的转法,效果差强人意,还是应鼓励普通本科结合自身实际,自主转。

  个人观点,直接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此次试点,是职业教育本科而不是传统的普教本科或应用本科,这非常具有开创性。2005年后,公办职业院校升格本科基本上限制,一些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民办高职学院却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升格后还有“去职业化”的倾向。学界一直有专家呼吁职业教育本身的本科,这也是与职业教育类型论相适应的。所以,此次试点应有新使命、新定位。即实验、示范中总结职教(本、硕、博士)类型的经验和规律。所以要试出职业教育本科的特色和标准,试出精品。在选取试点(示范)学校时,应特别避免传统的行政性 “一刀切”、一阵风,或是行政性指定,应按申报与专家评审相结合,选取有实力、有探索精神的学校试点,真正让升格成为发展高质量职教的良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是“方案”的一大亮点,这会否带来“考证热”?

  韩凤芹: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确是一大热点,也有很多新内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安排。是职业资格的体现,所谓职业资格就是对已有的职业经验加 以总结、归纳形成的客观标准,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推行制度。英国职业资格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NVQ)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NVQ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能力表现为考评依据,以证书质量管理为命脉。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框架AQF(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是由联邦政府确立的、具有法律地位的、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AQF涵盖了澳大利亚所有教育类型,实现了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无缝衔接,是一种终身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日本的职业资格制度简称为“以能力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是政府加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职业能力等级、工资制度、评价制度等,是与普遍教育等值的职业评价体系。2010年,日本实施新的职业资格制度――《职业段位制度》,其核心是将不同行业、专业等级中已取得的国家资格、民间资格等,按新标准全部转换并统一为新的评价制度,以确立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资格水平的反映,是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组成部分。未来亟需构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能力表现为考评依据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最终形成可以与普遍教育等值的职业评价体系。在新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框架内,如果能形成新的考证热,反而能繁荣职业教育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有人指出,社会上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如何扭转这种错误认识?

  韩凤芹:要重塑制度环境,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

  一是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建议从法律层面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关系, 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而不是普通教育的特殊形式,更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庸和辅助性的教育形式,高技能人才应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和技术研发型人才处于同层次且等价的地位。

  二是重塑制度环境。从战略地位上,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的角度,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是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必要条件,在此认识上,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教育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在管理体系及相关政策中,从中等到高等教育层次建立等值的教育和培训资格框架,以确保学术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具有同等的能力标准。从教育体制上,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类型和结构,统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管理体系,打破职业教育发展的隔离墙、断头路,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打通中职、高职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通道,同时,在普通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和课程,从不同方向上,打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从就业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在工作报酬、职业安全与生涯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应有权利,使劳动者就业进入更加规范化、稳定化的轨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这才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根本性措施。在评价标准上,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办法,使高技能人才在聘任、工资、学习等方面与工程技术人员同等待遇。

  三是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在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就业-社会评价和认识等多领域、多环节融入技能、职业教育理念,各级政府抓好舆论导向,转变目前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要大力宣传优秀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贡献,在理念上,崇尚一技之长,不简单唯学历、唯文凭,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钱从哪里来?

  韩凤芹:一是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其原因在于,与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相适应,经费投入的确还有较大差距。近十年来,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总量已达13000多亿元。但是,职业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近年来呈回落态势,从2009年的最高值12.8%下降为2016年的10.4%,所以,与“职业教育类型论”相匹配,重新配置教育经费总格局是当务之急。

  二是改变政府单方发力,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积极性。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方案”明确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此次方案明确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