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房住不炒”短期不会转向 房市整体下行符合预期

2018-12-14 14:4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期11月各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数据表现多数不及预期,预示着短期内中国经济表现难改下行态势,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处境将比较艰难。

  消费下滑趋势明显。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8.1%,比10月低0.5个百分点,下滑趋势已经形成。受“双十一”带来的消费提前效应影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日用品、粮油食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烟酒类增速较10月回升;但通讯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化妆品、中西药品类、家具类等商品增速仍回落明显,使得消费数据整体表现不佳。消费疲软与收入增速回落、市场信心不稳,各类消费贷款趋严、以及股市价格回落等多重因素有关,预计提振消费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重点方向。

  工业生产刷新全年新低。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创下全年最低水平,显示工业生产低迷。分三大门类看,11月采矿业增速冲高回落,制造业增速5.6%创全年新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表现较好,增长9.8%,较上月加快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中,今年汽车行业表现不佳,汽车制造仍然延续下滑趋势,比上月继续回落3.2个百分点;水泥增速回落明显,生铁和粗钢则有所上升;原煤和原油增速在上月创下全年最高增速后均出现下滑。

  投资低位徘徊,基建仍未提振。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比1-10月略有提升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仍处于较弱水平,1-11月同比增长3.7%,与1-10月持平,基建补短板等政策效果弱于预期,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保持平稳,道路运输业略有下降,水利管理业、铁路运输业投资降幅继续收窄;制造业投资增长9.5%,增速较10月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贡献仍来自于高新技术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延续疲软。

  房地产下行符合预期。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与1-10月持平,剔除名义价格因素影响,房地产实际投资增速下滑较为明显;销售方面,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分别增长1.4%、12.1%,较1-10月继续回落0.8、0.4个百分点,市场仍在降温过程中;房企资金面紧张局面仍未缓解,主要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及按揭贷款仍为负增长。预计“房住不炒”短期内不会转向,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符合预期。

  抢出口效应削弱,贸易数据大幅回落。中国11月出口(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0.2%,前值20%,回落9.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7.8%,前值25.7%,回落17.9%。进出口增速迅速降至个位数,与之前数月中国贸易的高增长相悖,说明为避免中美贸易战而出现的“抢出口”刺激效应已削弱,贸易战虽暂时缓和,未来贸易下行风险仍不容小视。此外,11月外资同比下滑27.6%,显示如果贸易战不能减缓,影响较大,甚至可能会发生产业链转移。

  2019年经济政策整体将以稳为主。笔者在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聚焦减税与开放》曾预计,明年经济政策中,“六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最为重要的决策部署。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也会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整体基调。

  货币政策方面,去杠杆接近尾声,预计将延续稳中有松的态势。11月金融数据仍旧疲软,M2增速维持在8%的历史低位,社融数据表现不佳,非金融企业人民币贷款仍处于较低水平,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仍有困难,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碍。央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易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虽然2019年货币政策的提法仍是稳健,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是“中性偏松”,降准、降息也在政策工具箱当中。

  积极财政政策重在减税。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的背景下,明年财政政策须发挥更大作用,减税与基建将成为重点,预计2019年财政赤字率目标会进一步上调至3%,但考虑到11月财政收入下降5.4%,增值税与个税下降较多,说明减税效果已经显现,未来财政空间也相对有限,基建应该更加注重补短板,而非大干快上。

  此外,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释放更多信号,加快开放和推动结构性改革仍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既是缓释外部压力的需要,也是破解当前中国经济乏力困局的根本方法。

  (作者: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