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激发内生动力 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

2018-12-10 14:0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0日讯(记者郭静原)面对民族地区繁重的脱贫任务,贵州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团结步伐,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民委来到贵州省铜仁市及黔东南州,一幢幢极具民族特色房屋依山而建,人口较少民族村里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寨沙侗寨村民杨云菊家开办的农家乐“侗家驿站”一角。郭静原摄

  振兴特色村寨 重现致富生机

  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山门仅有3公里,踏上寨沙吊桥,穿过太平河,美丽的寨沙侗寨就掩映在这片茂林修竹之中。这里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上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村寨,全村75户人家314人,侗族就占比近80%。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常令游人流连忘返。

  然而多年来,寨沙侗寨却守着“金山”苦受穷,长期戴着“贫困帽”。“过去这里远看是青山绿水,近看却牛粪成堆。”村委会主任陈雪容告诉记者,2010年,寨里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姑娘家干起农活,男青年靠抬滑竿卖苦力吃饭。

  穷则思变。2011年,随着梵净山旅游业的大发展,江口县决定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太平镇镇长贾小华介绍,寨沙侗寨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建成风格统一的侗家木楼;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帮扶资金600多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寨沙侗寨里极具侗族特色的房屋。郭静原摄

  “从民族成分考虑,侗族文化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特色的招牌,更要深入挖掘。”贾小华说,他们不仅组织队伍赴侗族文化发祥地——黔东南黎平县实地考察,请来侗族老师开展文化与歌舞培训,并从黎平县的资深古建筑公司采购建设原料,高薪聘请侗族土著艺人手工加工侗寨鼓楼。

  2013年,寨沙侗寨被国家民委认定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予以挂牌,进一步打响村寨侗族文化旅游品牌。去年一年,全寨共接待140万游客,年人均收入也跃升至2017年的4.2万元。“穷了大半辈子,现在自己当老板,我怎么都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侗寨村民杨云菊在自家农家乐“侗家驿站”里,一边忙活着给客人准备饭菜,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据贵州省民宗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贵州省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1.6亿元,着力实施“1151”保护与发展计划,即重点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500个民族特色村寨,命名1000个民族特色村寨。截至目前,全省213个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一,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寨沙侗寨,侗族儿女在踩歌堂下表演侗族歌舞。郭静原摄

  高标准谋划人口较少民族脱贫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列入国家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有毛南族和仫佬族,人口较少民族乡1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63个(涉及总人口14.86万人),分布在2个自治州7个县21个乡镇。

  对人口较少民族的保护与传承难能可贵,也充分反映出其加速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此,贵州省以实施《“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小康行动计划,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谋划,改变了长期贫困落后面貌,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仫佬族人口占到全村一半之多,是典型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寨。过去这里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是全县的“落后村”。而今,复兴村已真正实现了“出门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用柴,信息家中来”和“村容寨貌特色美、自然环境生态美”的目标。

  “可不是为了你们来才打扫得这么干净,村民们早已养成自觉爱护村内环境的好习惯,美丽乡村建设逐步迈向常态化管理。”龙山镇镇长蔡子明向记者介绍,近几年,复兴村以较少民族项目为“敲门砖”,整合扶持发展资金,强化以项目实施推动农村水、电、路、房、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房前屋后庭院绿化,建设家庭花园。

  一个村庄整洁、初具规模的仫佬族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正在形成。蔡子明说,为了加强致富工程建设,复兴村组建了脱贫攻坚、特惠贷村级合作社,由村两委负责人领办,实现了“党社联建、村社合一”。今年,村合作社发展生姜种植30亩,带领贫困群众种植生姜300亩,还拟在龙井组建设乡村民宿,依托“乡味复兴”品牌着力打造乡村旅游。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里,农户们正晾晒生姜。郭静原摄

  扶植优势产业 成果集聚涌现

  采访途中,复兴村村民、仫佬族特色灰拔豆腐产业领头人金渊秀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她家的灰拔豆腐已通过“黔东南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审批。“现在村里还开通了农村电商平台,拓宽了我们的售卖渠道,我很高兴这么多人能接受灰拔豆腐,也是继承仫佬族祖先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金渊秀说。

  从鲜有人问津的小本生意,渐渐做到小有名气,得益于村里对民族产业培育的重视。如今,麻江县的超市和小学都成了金渊秀的稳定客源,每天能卖出灰拔豆腐300多斤,年销售额达到40万元左右;复兴村灰拔豆腐产品纷纷打入周边县市超市,建成了灰拔豆腐加工厂,逐步实现文化产品向文化商品转变。

  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深挖产业致富路。多年来,贵州省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数据中心落户贵州民族地区,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入选全省第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小镇,独山县电子终端产品制造业初具规模;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传统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推动“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2017年,贵州民族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3.99亿元,占全省的31.34%,年均增速1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贵州省黔东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村民们正学习民族刺绣手艺。郭静原摄

  走进黔东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从绿油油的蔬菜基地到泡菜缸腌制贮藏工厂,从绿壳蛋鸡养殖场到卤制品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各类优势产业遍地开花。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清元介绍,通过结合实际,按照全乡“一长两短”产业规划,发展蓝莓、菩提树、能繁母猪、林业养鸡、云茸等特色种养殖业初具规模并形成示范效应。近年来,乡里还先后引进企业入驻,进行中药材、蔬菜、生态畜禽等产品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项目,进一步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易滞销的问题。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既能保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又可以结合特色种养、民族手工艺、民族风情旅游等产业,激发民族地区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各民族团结,筑牢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基础。”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张志刚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