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教师杨毛吉——春风化雨润无声

2018-10-24 10:44 来源:经济日报

图为杨毛吉在给学生辅导功课。经济日报 记者 马玉宏 摄

  1974年5月份出生的杨毛吉,是青海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一位普通的藏族教师,她扎根高原执教22年,用一言一行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精神,用一枝一叶倾心呵护学生们茁壮成长。

  1996年7月份,从青海师专分配到大通县朔北中学的杨毛吉,当上了50多名农村孩子的班主任。那年深秋,早晚温差大,很多学生都已经穿上了毛衣。可是,她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无论天气冷热,总穿着一件小棉袄,始终没换过。当得知这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没有可换洗的衣服后,杨毛吉当天下了班就去买毛线,连夜织起了毛衣。当她把织好的毛衣送到这名学生手上时,学生感动得眼眶里泛起了泪花。

  杨毛吉不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且非常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杨毛吉发明了“一条鞭法”考核办法。每周一早晨,她把一张精心设计的班级比拼小组表贴在黑板旁,考核内容涉及学生考勤、作业收交、英语单词听写、语文课文背诵、值日生情况、住校生卫生、文明礼貌等,周末大总结。这一措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一条鞭法”考核法从高一坚持到高三,学生尚守平说:“高一时老师说我们到高三会和别人不一样,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我们真实地感觉到了。”如今,杨毛吉的“一条鞭法”被许多教师借鉴采用。

  杨毛吉所带的班级文化建设总是与众不同。比如,她把亲手刺有“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破釜沉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等励志内容的十字绣挂在教室里,时时鼓励学生孜孜以求。她常对学生们说:“希望你们有卧薪尝胆的耐心和恒心,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人生都是拼出来的。”

  “高二上杨老师的历史课,觉得她平易近人,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亲近,讲课也很幽默,总能把我们的思路带到课本上,使我们对一些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高三学生李琳这样评价她。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杨毛吉找到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采用传授知识与培养育人相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改观。“现在我对这个教学方法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了,不需专门设计,课堂上随时穿插运用。”对自己的教学“秘笈”杨毛吉很满意。

  杨毛吉给记者展示了她的课堂内容及精心设计的育人作业,每道题后面都有正确的答案。杨毛吉介绍,2012年她就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感恩教育加进去,先从感恩父母开始,逐步扩大到感恩社会。

  杨毛吉精心浇灌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呵护他们不断放飞青春梦想,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她说:“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性和德性,成功和成才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

  2016年3月份,由于杨毛吉在德育方面突出的业绩和显著成就,大通县教育局成立了“大通县德育教育杨毛吉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在杨毛吉的引导下,全县各校掀起了德育教育育人新模式探索、有效性主题班会模式探索、对问题学生“建档立卡,精准育人”模式探索等热潮,逐渐形成了具有大通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大通县教育局包局长说:“杨毛吉老师是大通县教育的一个里程碑。”

  现在的杨毛吉,以“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殊荣为新起点,正带领着22名优秀教师,利用全县建立的22个“杨毛吉工作室工作站”,把经过两年探索出的德育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全县和全省。(经济日报 记者 马玉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