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绿色变迁

2018-08-13 06:16 来源:经济日报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沿河也形成了一条中国近代工业走廊,见证着上海的发展,其中,上海市民最熟悉的莫过于流经上海普陀区境内的“十八湾”。

  在十几年的退休生活中,我曾经在“苏州河博物馆·梦清馆”上班,是这里的讲解员,也是名誉馆长。当讲解员期间,我每天早上9点从地铁“西藏南路”站上车,坐上13站,1个小时后到达。从地铁站走到办公室会经过苏州河上的昌平路桥,停下来看一看每天的水质,成为多年来的习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天是从苏州河开始的。每天早上河上船行如梭,河畔烟囱林立。第一家啤酒厂、第一家纺织厂……苏州河两岸写满了民族工业的辉煌。上海北苏州路400号,90岁的高龄建筑“河滨大楼”矗立在苏州河畔,700多户上海人家在这座大楼里与苏州河日夜为伴,见证着整条河流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苏州河两岸的居民把生活垃圾往河里乱扔,苏州河成了自然垃圾桶。难闻的气味让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户,河水的颜色是黑的。

  我曾经在上海市环保局工作,对苏州河20年综合整治的过程很清楚。从1998年到2010年,苏州河三期工程耗资140亿元,始终是围绕将污染排到管道里面去、再通过管道排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管道遍布上海各个区县,180公里长,相当于苏州河3倍的长度。这些管道连同几十个翻水泵站一起,为苏州河治污站好了第一班岗。

  目前,普陀区发布建设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特色承载区3年行动计划,将通过计划实施,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功能平台、产业高地、商业地标、文化名片。在文化品牌方面,普陀区提出了“苏河十八湾”魅力提升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苏河十八湾”文化景观带。

  此外,普陀区还正在以“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深度挖掘利用苏州河沿岸的人文和历史资源。在每桥每湾建设故事墙,利用现代信息和展示技术,让市民可以阅读、互动、传播,提升“苏州河”的人文价值。还将以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苏州河书房及苏州河文化课堂为核心,打响具有普陀地域特色的苏州河文化活动品牌,并将加强苏州河主题文艺创作,力争创作出更多反映当地文化底蕴、历史风貌、精神文明新风尚的精品力作。

  (本报记者 李治国整理)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