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土的味道

2018-08-12 06:21 来源:经济日报

  晚上,不愿意做饭,全家人一合计,决定煮面条。可是,我们一家三口,各自的口味、需求完全不一样,又都不愿意将就对方,所以各煮各的,互不干涉。

  儿子青春年少,仿佛一夜之间,爱美起来了,一天照镜十遍八遍。怕脸上长“小豆豆”,煮面条只放盐,若有青菜,再搁上几根,仅此而已,清汤寡水,再简单不过了。妻子在吃方面一向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从不会挖空心思烹红煮绿,以满足口腹之欲。她煮面条,只有辣椒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干脆就用清水将面条煮熟,捞出后佐于辣椒、酱油及米醋,一通搅拌,照样吃得口舌生香。

  我呢,面条里怎么也得搁几个香菇、几片火腿肠,再打一两个鸡蛋。如果碰巧有肉,切上几块,用水淀粉勾芡下到面里;如果运气好有鱼,搁上半个鱼头或是一条鱼尾巴;如果惊讶地发现还有紫菜,毫不犹豫扯一两片放上……而真正的“主角”面条,稍稍放上二三十根即可。嗬,一碗鲜香四溢的面条就这样出锅了。家乡有句俗语,叫“公子做派乞丐命”,形容那些境遇惨淡而又穷讲究的人,我估摸着这就是在说我了。

  一些朋友游历甚丰,从北国到南疆,从西域到东海,都转过一两圈了。游兴之余,常将旅途美景贴在博客里,发在朋友圈中,与他人分享。在我看来,这大量的文图中,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莫过于徽派建筑了。瞧,它们一色白墙黛瓦,活脱脱一幅水墨山水画,清清淡淡,简简单单,味道当与儿子碗里的面条差不多吧。如若在枫叶红透的季节,约三两知己,身临这样的风景里,看炊烟袅袅、暮气升腾,听狗吠隐隐、马蹄清扬,定是人生快事。

  厚重、粗犷得如妻子碗里面条的景色,当是西北的大窑洞了。有人问我,最喜欢怎样的舞蹈,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安塞腰鼓。试想一下,在层层叠叠的大窑洞前,成百上千西北汉子,身穿大红袄,头系白毛巾,腰挎小腰鼓,风风火火地舞蹈。一时之间,烟尘四起、鼓声阵阵,该是何等的壮观啊。如果将这种舞蹈搬到大礼堂,搬到演播厅,没有大窑洞的映衬,那味道就淡了许多。

  精致、丰盛得如我碗里面条的景色,当是江南的山水园林了。这些年,有幸游玩过一些江南园林,如绍兴的沈园,宁波的天一阁,还有仿江南园林而建的北京颐和园等。它们无论是叠石为山,还是纵水为海,每一条纹路,每一抹波痕,都透着精致。转折或是留白处,也不肯随意,总有丰盛得令人惊喜的细节。而一花一草、一檐一角,都布局得法,裁剪有道。更兼那百转千回的凄婉爱情、动人心魄的美丽传说,让人不忍卒离。

  其实,万里江山就是人间百味,各具意象。好比我们碗里的面,可以浓烈,可以清淡,可以丰盛,可以简约,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满足了各自的需求,满足了各自的审美,每一粒粟,每一寸土,都是我们美美的味道。(揭方晓)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