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官网通报2017年电子商务羊绒针织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抽查了58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经检验,有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3.3%。
据通报,质检总局针对网络销售的羊绒针织品电子商务产品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采取“神秘买家”从电商平台买样的方式,涉及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网易严选、天猫和唯品会共5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销售的羊绒针织品。其中,抽查了天猫销售的23批次产品,其中2批次不合格;抽查了京东商城销售的7批次产品,其中1批不合格;抽查了唯品会销售的26批次产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抽查了苏宁易购销售的3批次产品,其中2批次不合格;抽查了网易严选销售的1批次产品。
本次羊绒针织品抽查,检验了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等8个项目。经检验,共有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3.3%,不合格项目均为纤维含量。
据了解,从2017年12月至今,苏宁易购销售商品因质量问题已多次被曝不合格,其中包括服装、食品、灯具等多个种类。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豆制品,蜂产品,食用农产品,茶叶及相关制品,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和罐头等9类食品686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1批次。其中包括苏宁易购伊品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太原伊品商贸有限公司)在苏宁易购(网站)销售的标称山西省寿阳县健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调味豆腐干,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出值为0.0327g/kg,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检出。
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制品等5类食品325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不合格样品12批次。其中包括苏宁易购巴吉亚特产食品(经营者为哈尔滨市巴吉亚食品有限公司)在苏宁易购(网站)销售的标称哈尔滨市巴吉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哈灌红肠,菌落总数5次检出值分别为5.8×107CFU/g、6.3×107CFU/g、6.1×107CFU/g、4.4×107CFU/g,5.2×107CFU/g,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菌落总数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4CFU/g。
201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225号),其中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湘西馆(经营者为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苏宁易购(网站)销售的标称湖南麻辣魔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冷水江市好呷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Q弹牛板筋,菌落总数5次检出值分别为9.5×106CFU/g、1.4×107CFU/g、1.2×107CFU/g、1.2×107CFU/g、8.9×106CFU/g,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菌落总数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4CFU/g。
现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日常,而网购商品的质量也备受消费者关注。年关岁尾,各大电商平台频频被曝出的商品质量问题不仅让消费者感到担忧,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2017年12月底,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3项电子商务方面标准,分别是《电子商务平台商家入驻审核规范》《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信息展示要求》和《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术语》,将在2018年内相继实施。对于网售产品质量的界定,近期也有了客观的描述依据——自2月1日起,《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规范》(GB/T 33992-2017)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网络平台产品质量信息描述内容作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电商质量监管的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