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若恩:我不认同人民币应该贬值或将会贬值的说法

2018-01-18 12:4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8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预测中心)“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行。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任若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冯虎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今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在会上发言。他表示,坚持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的判断,不认同人民币应该贬值或者将会贬值的说法。

  全文如下:

  任若恩:谢谢中心的邀请,每年都有机会来学习,还能见一见几位老朋友。刚才汪老师和宝良都讲了,2018年经济形势单位代表机构预测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我下面稍微讲一点长期的问题。

  我先说三个对宏观经济,当然不是局限于明年,对未来几年的判断,我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风险事件。

  第三,金融危机。

  我想这三个概念一定不能混绕,我的基本结论是金融风险无处不在,而且永远伴随。二是金融事件总是会发生,比如说爆仓了或者是违约了,或者刚兑做不到了。但是我认为在未来可预见的几年金融危机没有了,当然中国的高债务问题已经谈了很多年,国内、国外都在谈。刚才宝良也提到IMF的分析,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是现在很多研究中心经常用的,就是把债务存量的总数和GDP做一个比较,然后得到一个比率。我本身认为存量和流量是不能比的,债务是存量,GDP是流量。所以看一个国家是否债务特别高,要在国家资产债务表下看,要看一个国家的资本结构,特别是债务问题本质上是信用风险的问题,所以它要分析你债务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所以仅仅看债务本身的存量,它是风险暴露的概念,这全是风险管理上的概念。但是我觉得完全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所以关于这个结论现在我仍然坚持。

  第二个是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我也讲了很多次了,我至今仍然坚持,所有那些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或者将会贬值的说法,我都不认同。但是在这件事上,我有我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我用购买力评价的概念来探索长期购买力评价和汇率之间的趋近。中国按购买力评价现在是第一经济大国,我喜欢说这个概念。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力速度,仍然比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要快的多,这就是升值的基本。

  原来我们跟科学院寿阳和杨晓光教授牵线,我们有机会跟央行、银监会做过研究,就是做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我认为那个表是范围最广泛、数据最坚实的一个表,我们做其中的一部分,做备忘录下,是讲未来或有债务。其实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社保,对社保中的养老。再一个是医疗保险,我们也采取最宽泛的口径,就是把新农合所有都放进去,根据我们的算法,未来七十五年是在一个相对可控,现有体制如果不变的话,是在一个相对可控的状态。当然这不说明现在我们的社保体系没有任何改进的余地,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

  所以在今后改革的时候确实也要评估它的收益和风险,但是目前的状态我们认为从整体来看,风险还处于可控,比很多国家要好的多。最恶劣的是美国,现在美国的或有债务,根据美国学者的评估在70万亿到200万亿之间,比它的显性债务要高的多,显性债务是20万亿,这是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下面我利用今天的场合,把我最近思索的一点事情讲一讲,请大家批评。我认为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它讲的是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面对的挑战,我把它归纳为两个挑战,我介绍一下我最近看到的历史经济学家和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想传达的信息,中国未来在中长期能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我相信我们的问题就不会特别严重。

  这是2010年出版的一本书叫《八百年金融荒唐史》,讲了欧美八百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你可以看到从奥地利一直到美国、英国都是反复发生金融危机和衰退。

  第二个工作就是在09年发表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做的14个发达国家,140年的经济数据,他们的结论是这样的,一共发生了79次系统的金融危机,发生最多的是意大利,其次是美国,还有丹麦、西班牙这样一些国家。按照它的数据,全球性的危机在这个数据里发生过五次,离我们最近的是08年这次,倒数第二次就是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等等。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至今这些发达国家实行自由经济市场国家,没有走出周期性的衰败和金融危机,金融学家对这个的研究,我认为最有启发性的是下面这四位,第一位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产生在大萧条,有人要埋葬凯恩斯,他是不能埋葬的。第二位金融不稳定理论,最后两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人性和动物精神,这个概念是凯恩斯提出来的,最后这本书用动物精神来解释全球经济的问题。所以我想反复出现的周期性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衰退是跟人性有关的,就是人太贪婪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有名的像金融泡沫存在一个对数周期幂律,现在专门有一个中心在做。另外也有很多物理学家认为,金融危机跟服从爱因斯坦分布,这些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是很了不起的,任何理论再漂亮一定要有仿真的实证和数据的验证。所以我认为能不能打破周期现象,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他那些发达国家至今看不到他们能打破,所以我考虑中国的中长期问题,如果中国能打破,这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所谓打破就是在5%到6%这个地方稳住,再有多少年我们就打破了。

  我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收入和财富的不公平,我先介绍一下去年斯坦福的历史学家发表的一本书,不平等的历史是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跨度非常大,但是它的结论十分悲观。他认为历史上的经验证明,要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只能通过一些非常暴力的手段,在他的书上叫四匹黑马,一是战争,二是革命,三是国家失败,四是传染病,这个结论非常悲观,但是这是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所以你还得对他的结论有所尊重,当然我一会儿要讲可能有特例。

  再一个是一般性的数据,这是很典型的基尼系数,这是G7国家的基尼系数,现在看来美国的问题比较大。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们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收入分配的研究,从1910年到2010年一百年来,总体上是在上升,这个大家都感觉到了,除了收入以外,现在兴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总体上在1980年代下降以后,最近二三十年也是在上升的。

  现在他们的研究重点,除了收入分配以外,还有财富的问题,财富分配现在可能更严峻,而且过去我们都是说收入的不平等导致财富的不平等。现在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财富的不平等导致收入分配更不平等,财富本身有自己继续扩展的能力,这个有很多数据,包括2008年以来,大家知道美国的股市现在已经涨了八年了,结果是所有手里有股的财富的人在大幅的上升,最典型的是巴菲特,普通人如果你不在那里面,你的收入是没有涨的。美国的人均收入,如果把税的因素考虑到,再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到,有六十年是没有涨的,可能部分解释特朗普耸人听闻的语言,为什么能够获胜。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我找到少数在科学杂志,我们做理工科的都知道,发表了了一篇经济学论文,就是美国梦在失落。美国梦通常认为子女的生活总要比父母好,如果每一代都是子女比父母好,这个国家就非常有朝气。按照他们的研究1940年代的时候,大概有很大比例的子女生活会超过父母,但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又超不过了,而且对那些收入特别低的人来说,他们超过父母的可能性更小了,这是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再阶层之间不能流动,这个社会阶层是固化的,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中国现在我没有做这种研究,但是我的感觉,我们的子女还在超过父母,这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关于经济学家这方面研究最有影响的就是匹克迪,这本书全球出版了200万册,那本书非常难看懂,700多页,充满了数据,所有人都感受到他那本的力量。最重要的结论对我们来说,经济增长本身不能消除收入不平等。

  最后,我再说两个我最近看到的上面是化学家,下面是物理学家的结果,他们的结果非常有意思,我们传统认为收入分配是一个分布,他们认为是一个结构化,就是高收入有一个分配,中等收入又有一个分布,低收入又有一个分布,然后他们做了很多国家的验证,他们大概做了67个国家的验证,他们找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相对公平的,哪些国家是非常不公平的。

  所以我感觉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来探索这个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来相互的交流。

  对于我刚才说的两个问题,我稍微说一点看法,怎么办?第一个问题,最近有一场争论,某些企业的大佬提了一些看法,然后经济学家们反驳。我直率的说双方都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我觉得应该回到1920年代、1930年代社会主义核算论战的问题,经济学家从大萧条开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能让经济走出周期的波动,走出反复的危机。

  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预测技术、人工智能这些手段,我觉得需要把现代科学手段来更多的参与宏观经济管理,我需要证明的就是靠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成立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历史的分析、理论的分析都证明这一点。

  第二个介绍一下今年刚刚发表的世界不平等实验室2018年报告,这个表说的是整个人口中最高收入的10%,它所持有的收入占比,在这方面当然数越低越好,越低就是欧洲,欧洲只有37%,中国还错紧接着欧洲,最糟糕的是中东61%,所以我觉得中国在解决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问题上是有基础的,但是需要高度重视这件事。

  最后,前面的研究当中认为,现在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这些国家它们的情况是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标杆,我们跟欧洲刚才那个表差4个百分点,所以如果我们从中长期来说能够走出那个循环,走出不断的金融危机、金融衰败的怪圈,同时我们追求更加公平的社会,我相信对所有人都是值得期望的,谢谢。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