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集聚观点交锋 把脉问诊铜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2017-08-14 09:47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铜仁8月14日讯(记者 成琪 魏金金) 2017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特色文化产业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扶贫攻坚,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人才以及部分地方的政府工作人员来到贵州铜仁,实地走访铜仁万山区、碧江区、松桃县等地,调研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共同交流、探讨适合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与经验。

  考察团队兵分3路,实地走访了万山区的木杉河湿地公园、彩虹海水上世界、九丰农业博览园、朱砂古镇,碧江区的川主宫、傩文化博物馆以及松桃县的七星广场苗绣基地、苗医药养生馆等项目。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近年来,铜仁市着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扶贫攻坚。经过几年努力,成功推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旅游品牌。如今,凭借世界上最久远的汞矿开采历史,以及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及冶炼方式,铜仁正在发力弘扬万山朱砂文化。

  在项目诊断与交流过程中,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虹坦诚,当前贵州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以下问题:首先是公共文化发展水平整体程度有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产品供给尚有不足,其次文化产业内涵的深度不够,产业链延展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虽有”高原“但无”高峰”;再者是特色文化产业从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作为铜仁现存时代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2006年川主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3月7日,川主宫发生火灾,整个建筑完全烧毁。2009年川主宫重建。 2012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总投资500万元的铜仁川主宫重建竣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古城修复不一定要在体量上做多大,更要在核心上出精品,新旧呼应,区分功能定位。在运营模式上,要将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植入进去,进一步活化古城“针对川主宫这样的古城项目活化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范建华针对现场如是说。

  围绕木杉河湿地公园这样的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营,云南大学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炎认为,在公共文化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与效益,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化发展,认真布局城市就业与文化消费空间。在类似朱砂工艺产业园区以及朱砂古镇这样的园区与小镇打造方面,李炎表示,既要注重周边文化消费范围的培育与打造,提高当地的文创发展水平,更要加强与周边相关产业的互动合作。并进一步强调无论是做游乐园、体育场所建设,还是观光农业以及工业遗址开发等方面,包括上述谈到的文化综合体与小镇开发等,都要在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真真切切注重人文关怀。

  此外,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傅才武,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齐勇峰等学者也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傅才武表示,在评判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去看待它的商业运营与资源匹配,更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上去客观评判产业项目的现在与未来发展形势。

  

  签署框架协议 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摄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为进一步促进今后铜仁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特色文化产业联盟与当地政府正式签订了特色文产业与脱贫攻坚相关协议。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