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呼吁: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

2017-05-15 08: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智库交流”平行会议在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近300位智库专家学者,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国际合作蓝图献计献策。

  如果把2013年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比作一颗饱含东方智慧的种子,那么这颗种子如今已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一带一路”以发展作为公约数,呼应了各国诉求,朋友圈日益扩大。3年多来,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设立,中巴经济走廊等一批旗舰项目落地,“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诸多早期收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表示,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独特作用。思想是智库的发展灵魂,智慧是智库的产品,各国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汇成的智力丝绸之路,将为“一带一路”增添亮点。

  古丝绸之路曾经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繁荣和东西文明交流。在科技创新、通讯发达的今天,“一带一路”再次将亚欧各国牵在一起,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开辟新空间。曾培炎认为,智库可以用全球视野依照各国国情,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其内涵,这对凝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有着重要意义。智库还可以探索提炼“一带一路”合作新模式,总结提炼各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做法,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还可以为“一带一路”惠及各国提供智力支持。“一带一路”东联人口众多的东亚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在实现亚欧各国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民众等方面,智库可汇众智、搭建合作平台。

  巴基斯坦总理外交事务顾问萨尔塔吉·阿齐兹从“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角度,展望了“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在他看来,复兴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数十亿人民的梦想。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成为重振辉煌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广泛的发展机会,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已取得重大进展,瓜达尔港、发电配电等一批基建项目已经启动,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让巴基斯坦看到了未来。“一带一路”把发展确定为优先方向,有助于减贫,促进民心相通。他建议,每年可举办“一带一路”智库会议,设立全球专家库,聚焦发展议题,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的世界。

  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所长陆克文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他认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以来,东西文明交流不断。而东西方交流频繁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时期。从现代角度看,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新时期的全方位开放,国际社会普遍看好。如今,“一带一路”已写入联合国文件和安理会决议,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从未来角度看,“一带一路”关注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关注亿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将对世界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捷克前总理伊日·帕鲁贝克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他指出,“一带一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和活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30亿,这是拥有购买力的庞大群体,是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增加国际合作、减少国际冲突的中流砥柱,将为世界带来更加安全的环境。

  欧洲中心马达里亚加学院执行主任皮埃尔·德福安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扩张的意图,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共商共建共享,重视中小企业利益,被国际社会广泛看好。中国发起建设的亚投行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今已有77个成员国,是个典型的多边机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带一路”建设前景美好。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谢刚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全球包容性发展,为各国青年人、中小企业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把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连接在一起,促进货物运输和服务贸易,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其中,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俄罗斯联邦政府分析中心主任康斯坦丁·诺斯克表示,“一带一路”已写入联合国文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五通”形成合力,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够形成双赢。“一带一路”是进行国际合作的框架载体,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已经实现对接,这对于中俄全方位的合作影响深远。

  日本前首相、东亚共同体研究院院长鸠山由纪夫称,亚投行给各国带来安全感,日本从一开始就应该加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日本有着充足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和人力资源,可以为亚投行提供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日本不能落在后面。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蔡昉表示,“一带一路”智库间信息和研究成果共享,是建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绸之路的应有之义。各国智库就“一带一路”研究共同发布研究成果,就重大课题集体发声,有利于扩大影响力。为此,他建议成立“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江)